•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市城管局 / 正文

宿迁市城管局多措并举构建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

2025年02月15日08:42   来源:宿迁市城市管理局

0

  近年来,为切实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宿迁市城管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在强化培训、科技赋能、创新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多措并举构建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全力打造“洁净、有序、文明”的城市新风貌。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筑牢管理根基。加强制度供给。聚焦建筑垃圾治理难点,先后出台《宿迁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宿迁市装修垃圾管理导则》《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强化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垃圾治理能力,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实现源头可控、过程可溯、末端可查。压实各方责任。成立市城市管理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攻坚工作专班,落实建设单位、运输企业、消纳场所“三方责任”,2024年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次,巡查点位200余个,严查建筑垃圾无证运输、随意倾倒等行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深化信用监管。通过制定信用监管流程图、三方信用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信用+”管理模式,2024年累计对20家企业扣罚信用积分800余分,对19家企业奖励信用积分200余分,促进企业行业自律、诚信经营、规范作业。

  二是注重教育宣传,提升专业水平。开展专题培训。为强化政策落地,市城管局组织各区渣土领域分管负责人、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学习《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内容,开展多层次、全覆盖专题培训,确保政策要求精准传达、责任落实到位。推进精准普法。针对运输企业安全问题,2024年联合交警部门召开安全例会10余场,重点解读运输规范、处罚标准等内容,并组织观看典型违法案例宣传片,以案释法,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三是强化科技赋能,织密监管网络。做实闭环监管。依托“智慧渣土”监管平台,构建“源头—运输—消纳”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为市区508余辆渣土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行驶轨迹,杜绝超速、偏离路线、违规倾倒等行为,实现运输环节全过程监管。开展联动执法。推行“管理+执法”联动融合模式,联合住建、交警、属地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巡查执法到位”的长效管理机制。2024年共计完成市区148个建筑渣土处置项目核准工作,执法检查300余次,整治问题500余个,确保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安全、规范、环保。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探索长效路径。强化基础配套。结合污染防治要求,编制《宿迁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计划于2025-2026年市区新建1处建筑垃圾(装修)资源化利用厂(年处置量约40万吨,装修垃圾无害化年处置量20万吨)、3处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场,1处建筑垃圾填埋场,确保市区建筑垃圾得到高效、安全处理。按照“五有一分类”标准建设建筑装修垃圾集中收集点,并积极组建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清运队伍。目前已建成42个规范化、密闭化源头集中收集点,专业运输企业22家,运输车辆508辆,日收集转运能力达1.1万吨。突出低碳环保。积极引导渣土运输企业和建筑垃圾处置终端加大环保投入,逐步淘汰老旧、污染较大的运输车辆,鼓励企业更新换代渣土车辆,提高运输效率和环保水平。2024年已有10辆渣土新能源车投入使用,有效减少大气污染,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开发“宿迁市装修垃圾收运管理小程序”,居民个人填写垃圾产生地点、垃圾种类等详细信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清运时间段,由清运企业接单并指派驾驶员,通过GPS定位、收集打卡、倾倒打卡、联单管理等信息化手段,保障装修垃圾的合法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治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宿迁市城管局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拓宽资源化路径,为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家园贡献更大力量。

总共: 1页   
作者:宿迁市城市管理局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