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政务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品读南京| 雨花台:争创全国一流红色纪念圣地

2019年12月01日10:00   来源:南京日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殷切希望,“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升级后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南京日报记者 董家训 摄

  谆谆嘱托,殷殷期望。5年来,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在建党百年之际,将雨花台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纪念圣地、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雨花台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党员慕名前来的著名“红色殿堂”,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照进现实。

  国内外大寻访:深挖盘活“红色家底”

  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有1519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烈士的事迹未能完全挖掘,有的留下来的只有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如何深挖烈士动人故事、盘活这些革命家底?

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雨花英烈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据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初步统计,其中约有15人先后在苏联学习、工作过。今年10月,雨花台首次开展境外史料征集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俄罗斯和白罗斯,查找挖掘雨花英烈在当地工作、学习时期的珍贵史料。到明年春天,涉及11位雨花英烈的3000多页珍贵档案有望漂洋过海来到雨花台,其中包括于以振早年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学习时手写的个人登记表及照片等,还有一些背景资料,比如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速记,其中就有邓中夏和项英等人在会上的发言记录……

  经过七八十年的风风雨雨,很多当时历史的见证者也在陆续离世。2016年清明期间,南京启动“红色文化看传承·世纪追寻家国史”——雨花英烈近亲属口述史征集活动,在此后近3年的时间里,寻访人员奔赴北京、上海、云南、贵州等近20个省市,寻访了约60余位雨花台烈士亲属,对他们进行抢救性的口述史采集,挖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催人泪下的故事:当年袁国平受伤后为了不拖累战友,调转枪口将最后一粒子弹留给自己;白丁香怀着身孕赴死,60年后她的爱人乐于泓临终前要求将自己的骨灰埋在雨花台的丁香树下……

雨花英烈史料丛书。资料图片

  为了让烈士事迹更加丰满,雨花台工作人员赴全国多地开展专项史料征集,并联合省党史办共同创作拍摄文献纪录片《雨花台》《致未来书》、撰写出版《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等作品,还与省作协联合创作《雨花忠魂》纪实文学系列丛书等。为了让更多人能深入走进英烈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还积极打造《雨花英烈史料》丛书,目前已陆续出版了《雨花英烈家书》《雨花英烈文集》《雨花英烈诗词》《雨花英烈日记》《雨花英烈狱中斗争》《雨花英烈近亲属口述史》等6个系列。

  走出去引进来:让英烈精神入脑入心

  “宝贝啊,你有一万个理由来到这个世上,但是妈妈只有一个理由带你一起赴刑场,因为妈妈不能改变自己的信仰。”舞台上,浑身血迹的清秀女子戴着镣铐,用手轻抚着隆起的腹部,声泪俱下。由雨花台干部学院全体教师创作、献演的教学情景剧《丁香》,今年5月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试演时,不少观众被深深感动,跟着泪洒当场。

教学情景剧《丁香》剧照。资料图片

  近年来,为了深挖红色教育资源富矿,雨花台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展览和活动,“走出去引进来”,让雨花英烈精神入脑入心。

  2017年6月28日,雨花台干部学院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学院已开发课程50多门,学员可以在这里朗诵英烈家书、观看根据烈士故事改编的情景剧、在丁香树下倾听烈士动人的爱情故事,沉浸式感受雨花英烈精神。仅2018年,学院就先后举办各类培训92个班次,培训8000余人。一批又一批的学员接踵而来,汲取精神养分。

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今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当天,江宁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业先翔和妻子喻斯瑶参加了“新婚夫妇向烈士献花”活动,让这对警察小夫妻感到特别有使命感,他们在烈士群雕前再次庄严宣誓:“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

  如今,在清明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日子,雨花台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如省市青少年凭吊革命先烈活动、新婚夫妇向烈士献花活动等,用庄严的仪式感,激励参观者不忘初心和使命。一支由烈士家属组成的“雨花英烈精神宣讲团”也活跃在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和军营的讲台上。当代青年给雨花台烈士回信征文、“小小讲解员”夏令营、“雨滴课堂”等活动,如今已成为我市著名的红色教育品牌。

大学生在参观“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作品展。南京日报记者 邢虹 摄

  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主题的各类主题教育展览,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展”全国高校巡展先后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共计举办83场,受众达30多万人次;雨花台还赴中央党校举办英烈事迹展,赴中国文联举办红色文艺作品展,与沂蒙革命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等合作举办交流展等。

  创新传播形式:让红色故事人人爱听

  今年7月9日,107岁的老红军秦华礼到雨花台祭拜战友晋夫的一段20秒的短视频,在抖音上出现仅一天,阅读量就达到了2800万次,并获得超过123万次的点赞。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的抖音号发出这段视频后的一天之内,粉丝量也呈几何级爆炸式增长,从原来的1000多人涨到了3万多。

话剧《雨花台》剧照。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这只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近年来创新宣传形式的一个例子。为了让英烈形象从史料中“站”起来,穿越时空,触动当代人内心,近年来,雨花台用活用好丰厚的红色家底,携手文艺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和宣传。他们通过官网以及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探索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雨花英烈故事。如去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这天,他们推出的H5产品“请你弹奏,祭悼这位叫丁香的女子”,在朋友圈曝光量达2000万次。

  为了让雨花英烈故事更加鲜活有感染力,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会同省市文联推进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建设,参与创作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系列歌曲《信仰之歌——雨花颂》等。如话剧《雨花台》自2015年9月首演以来,在全国高校巡演超过110场,观众多达15万人次,并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序厅入口的正前方,巨大的金属艺术字“信仰的力量”。南京日报记者 董家训 摄

  2018年清明节前,在央视上线的文化类综艺栏目《信·中国》,由明星王俊凯、张艺兴朗读雨花英烈成贻宾、史砚芬的家书,在90后、00后中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微博转发量过百万、视频播放量超千万。今年清明节期间,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又与省市文联合作,举办了《丁香花开了》图书首发式暨阅读分享会、“雨花清明图”名家速写雨花台等活动。

  提档升级:红色场馆更“炫”更有看点

“长夜群星 璀璨天地”主题区展示的共50位烈士的生平事迹。  南京日报记者 董家训 摄

  满天繁星中,浮现出一张张烈士的照片,音容笑貌闪耀在漫漫长夜,照亮了黑暗……如今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者无不被这个名为“长夜群星、璀璨天地”的场景所震撼。经过9个月的精心改陈布展,升级后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焕然一新。

  新展陈突出展现以“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内涵的雨花英烈精神,陈列出了179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包括烈士遗言、遗书和遗物,共展出图片522张、文物藏品435套879件,其中不少是最新发掘的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该馆还创新运用了高科技、新媒体展陈手段,如观众可以在“家书厅”的录音间内,诵读雨花英烈家书,并存储成音频文件,与英烈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还可在电子留言台留言、线上献花、打印明信片等。

雨花台烈士陵园展馆。南京日报记者 董家训 摄

  “就是死,也不能干孬种事!”蓝色的笔记本上,用黑色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的23页日记,记录着贺瑞麟烈士在临刑前的心路历程——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贺瑞麟烈士的《死前日记》,今年春天终于得以再现在世人面前。这本日记经历了狱中搜查、日寇战火等种种波折,已经破碎残缺,几十年来都只能被珍藏在库房中。今年,为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根据《雨花台烈士陵园文物保护规划(2019—2038)》,雨花台于今年年初启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前后历经5个月,在专家指导下,终于修复了这本日记,使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获得了“重生”。

总共: 1页   
作者: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