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牢记殷殷嘱托,让“强富美高”成为江苏鲜明标识
2019年12月12日15:47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10月1日,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世瞩目。12时32分,以“江苏智造”为主题的江苏彩车从天安门城楼前驶过。彩车车顶45度斜面上,5名年轻人一直在“奔跑”的画面,连同车身屏幕上醒目的“经济强”三个字,给荧屏前亿万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追梦,奔跑,这正是过去五年江苏大地上最具概括力的生动意象,最可感可触的生动场景。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为江苏发展确立新坐标、明确新任务、指明新路径,要求江苏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五年来,江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时刻以“应考”心态和“奔跑”姿态,书写着“强富美高”建设的时代答卷,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把“强富美高”的大写意,一笔一笔地绘制成细腻生动的“工笔画”。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正向我们走来。
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新思想领航“强富美高”建设新实践
5月22日,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北京、太原、合肥、武汉、南京……随着大屏幕上的城市依次“点亮”,一道道光线轨迹连点成线、连片联网。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在我国12个城市的主干节点正式开通。
从此,“互联网”不再等同于“因特网”,一个更加开放、智慧、安全的全球性下一代连接网络,在江苏率先从梦想照进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韵洁激动地说:“这一次,我们终于取得领跑优势!”
不创新,难领跑。五年前,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五年过去,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埋头创新结出硕果:研究所由17家增至51家,孵化企业数由300家增至750余家,科研人员从2000人增至6000余人,成果转化由1000项增至3500项。
“我们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而是用市场机制聚合全球资源,种好这块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告诉记者,一个由70多家国内外高校、省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产研院各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圈已经形成,科技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研究人员创新劳动与其利益收入,在这里实现四个对接。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靠什么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产业链,让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强大引擎。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在徐工集团考察时的嘱托,令徐工干部员工记忆犹新。着眼世界前沿,徐工以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每年将总营收的5%投入创新研发,“世界第一吊”、全球最大吨位六轮矿用自卸车、中国最大吨位装载机等“大国重器”在这里相继问世。
把科技的大旗举得更高,把创新的号角吹得更响,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实,江苏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走深走实。江苏干部群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强富美高”每一个方面的目标内涵,都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强富美高”每一个方面的目标,都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没有先例可循、充满风险挑战的创新实践,不与过去的发展方式、发展思路告别,就难以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去年以来,省委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重在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的问题。为了更加彻底地把党员干部的思想从“过去时”拉进“新时代”,今年6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为党员干部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向大家发出“九个有没有”的追问:
有没有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就认为可以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
有没有认为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其他方面的认识盲区?
……
“每一个‘有没有’都振聋发聩!”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只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不断解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问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才能创造过硬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成果。
——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解放思想、统一思想;
——全力打好一场硬仗,下大力气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抓住用好一大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
——突出抓好一个长远大计,牢固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
——牢牢把握一个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城乡居民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始终坚持一个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回望这五年,我们不难发现,书写好“强富美高”建设答卷,始终是江苏一以贯之、延续不变的主旋律,变的只是追逐梦想的脚步更加坚实,实现梦想的举措更加有力。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江苏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把长江江苏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特色示范段。今年,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南通两次召开长江大保护现场推进会。“确保长江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南通道出江苏人对于长江的庄严承诺。
守护“环境美”,江苏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从结构上“动刀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全省5年关停退出钢铁产能1931万吨、水泥产能1755万吨。去年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及“散乱污”企业3600多家,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超过1200家。
补短板强弱项,找准找全“强富美高”每一块拼图
一排排“江淮风”新农房素雅精致,卫生所、幼儿园、超市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这是记者在沭阳县钱集镇新桥社区看到的新乡村新生活。
“能住进这样的房子,多亏了村里搞的农房改善。我睡觉都能笑醒了!”66岁的村民徐祥荣,今年搬进新农房,“有两层楼,165平方米,五室两厅,住得很宽敞。”她告诉记者,建新房花了12万余元,拆老房有7万多元补贴,加上退出宅基地的补偿,“几乎没花什么钱”。
拉长民生改善突出短板,苏北农房改造全力推进。去年,江苏全面启动苏北农房条件改善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省级财政每年集中投入100亿元,完成苏北地区30万户农房改造任务。今年,省定10万户改造任务有望如期完成。
把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江苏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抓重点、克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力求找到、找全、找准每一块最美的拼图。
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今年7月省委召开十三届六次全会,强调以“全面性”和“高水平”为基点,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尽最大努力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水平,让小康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聚焦基础设施关键弱项,苏北交通短板加快补齐。2018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以更大力度推进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再过几天,徐宿淮盐铁路将正式开通运营。它将在接通徐兰高铁基础上,“牵手”京沪高铁,加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
“14年前,新长铁路建成运营,第一列火车开进盐城,盐城这才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盐城火车站工作人员刘颖春感慨地说,当年盼铁路,如今等高铁。她对关于高铁的信息特别上心:
一年前,青盐铁路让盐城从“普速时代”迈入“高铁时代”;今年,盐徐高铁将带领盐城驶入“北京一日商务圈”;一年后,速度350公里/小时的盐通铁路将打通苏北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最便捷通道。
这样的未来,令经常跑上海谈生意的盐城人刘玉青特别期待,“明年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到上海。以前开车去上海要4个多小时。高铁,一定会让我们的上海‘生活圈’‘朋友圈’‘生意圈’越来越大!”
苏北腹地向南求发展,沿江地区正在破解“成长的烦恼”。两年前,南通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曾被省“263”专项行动组挂牌督办。这两年,南通扭住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整治不放。全国最大的进口硫黄集散基地狼山港务分公司,去年底硫黄进港作业被全面叫停,今年4月所有硫黄堆场清理工作完成。
生态保护的红线不能逾越,安全生产的底线必须守牢。11月2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组进驻江苏以来,江苏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找准症结、祛除病灶、强身健体,努力向中央、向人民交上一份安全发展的合格答卷。把“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警示作为转折点,变成推动江苏更加坚定自觉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起点,变成江苏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折点,一场触及发展方式的反思、整改与变革正在全省展开。
补短板强弱项,既要补物质、也要补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总书记捧红的马庄香包火遍全国,82岁的王秀英带着200多名村民一起做香包,小小香包产业产值突破千万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马庄村组建6支由党员、文艺骨干、乡贤、劳模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全村四分之一的人成为志愿者。马庄还成立徐州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新时代新实践,离不开榜样引领。“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时代楷模”王继才的先进事迹。今年10月,刚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场上下来的陈志显,被任命为开山岛民兵哨所第二任所长。身为灌云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的他,接过王继才的接力棒,续写守岛卫国的人生华章。
担当使命走在前列,彰显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红豆国际制衣(柬埔寨)有限公司制衣车间,柬埔寨工人正在机器前忙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红豆集团打造的西港特区加快升级,吸引22家江苏企业进驻。红豆设在西港特区的这家工厂,经过3年发展,年产能增至70万件,年产值达2000万美元。
依托西港特区这个平台,红豆加快在柬埔寨布局产能,并在缅甸设立战略合作工厂,计划把一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整合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生产服装出口全球,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
西港特区是江苏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有力地支持国家发展全局的生动缩影。江苏在国家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一直走在发展的前列。“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下一步发展路子如何走”的时代之问,展现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是江苏理应担负的光荣责任。
在担当国家使命中彰显江苏作为,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拓展了空间、做强了支撑。江苏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放大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增创对内对外开放新优势;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重构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这五六年,我每年有半年时间出差,经常跑中亚。”12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商谈合作,准备与中远海运集团再次联手,到乌兹别克斯坦开设“无水港”的刘斌,抽空给记者打来电话。
“中哈物流基地的签约、投用过程,由中哈两国元首四次见证。按照习主席把基地建成‘一带一路’建设标杆和示范项目这一要求,我们推动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中亚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完成货物进出库量1680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106万标箱。”身为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感到自豪,因为连云港已成为哈萨克斯坦面向东亚的唯一出海口,该国65%的货物从连云港出口,而日韩货物也从连云港通过国际班列出口中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实现双向运行。
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率先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是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要任务。“放管服”改革打出组合拳,“不见面审批”成为江苏亮丽名片;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江阴集成改革、武进土地制度改革等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8月26日,江苏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省委为这一“新生儿”定下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自贸试验区,实现集成超越、推进改革突破。
12月9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落地整整100天,这期间片区日均注册企业数同比上升48%,其中科技研发、商业服务、高端制造项目占七成。这些企业是冲着“改革”、冲着“便利”而来。苏州片区排出143项改革任务,今年30项新政已有八成落地见效,涉及营商环境、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推出后,苏州片区内企业货物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后,经过机场货站一次性理货,平均只需11.47个小时就能进厂门,而以前要花一天时间。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告诉记者,他们的一单货最近从航班落地到货物抵厂,全程只用4小时20分钟,“省时间就是降成本”。
感到高兴的,还有加拿大留学生阿里多斯蒂。根据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推出的引进外籍人才新政,在苏州工业园区内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读书的他,只要经过园区相关部门认定推荐,就能直接拿到工作许可,在这里就业。
肩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江苏既要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还要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南京市江宁区和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市、江阴市、溧阳市,被省委省政府赋予省级试点任务,肩负起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彰显“强富美高”新内涵的现代化路径的新使命。
“以努力奔跑姿态和新时代奋斗精神,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书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省长吴政隆这样满含激情地展望未来。
最美的风景,在没有人走过的路上;最美的风景,属于勇敢的探路者。在江苏大地上烙下“强富美高”的鲜明印记,8000万江苏人民一定牢记嘱托、不辱使命,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交出更加精彩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