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探索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
2020年11月09日12:05 来源:南京日报
位于江北新区的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南京融康博临床医学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研发试验。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最近,位于江北新区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里,科研人员正围绕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首创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肿瘤等多管线药物进行开发。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前沿技术,引进十几位中外院士领衔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在脑科学、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落地转化一批创新成果。
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两落地一融合”为先手棋,以新型研发机构为当头炮,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驱动贡献度快速提高,创新实力公认度快速攀升,创新生态美誉度快速扩大,初步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
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400多家以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为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有效打通学科群到产业群、专业链到产业链的通道,累计孵化引进超6000家企业,为创新名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前瞻布局,聚焦主导产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
3年前,拥有53所高校、80多万大学生、80多名两院院士的南京还在思考:“5年、10年、20年以后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
2017年底,南京明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1”就是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2”就是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另一个“1”就是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
新型研发机构正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当头炮,也是将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沉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勃兴、城市增长动力的“支点”之一。
连续三年召开聚焦创新的新年第一会、制定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率先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南京加速组建了一批高度契合南京“4+4+1”主导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基因之城”是“两城一中心”的产业发展定位之一。经过5年发展,新区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总数从180余家增长到900多家,涵盖医药研发、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医药销售、健康服务等上下游环节;营收规模从不足150亿元,发展到2019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亿元,5年内产业发展实现500%的超高速增长。
为全面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前沿技术高地,新区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高端人才团队、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体制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度高等方面优势,面向全球引进业内顶尖科学家团队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比如,瞄准脑科学领域,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团队,着力构筑脑科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同时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项目带动下,中国脑成像联盟江苏省分中心、南京慧脑云脑科学研究院、黄锷院士领衔的聚焦非线性脑科学研究院相继落户新区。
南京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各环节有龙头企业、关键点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链。
最近,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牵头组织近30家医药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和艾洛特关联组织设立了江宁区生命科学产业战略联盟,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高新区优势资源,打造深度、紧密、注重产业链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的行业协会,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个个聚焦产业链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带来了“裂变效应”,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2018年底,南京“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2019年,南京GDP增速居全省和东部GDP超万亿城市首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南京综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球第94位跃升到第21位。
融合创新,围绕产业需求激活科创资源
9月26日,位于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新址正式启用,研究院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图灵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首次创业时在南京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今年7月,南京提出全面实施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产业链。
作为南京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一员,两年多来,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人才科研优势,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6家,总估值超24亿元,涉及AI+医疗、AI+金融、AI+教育、AI+城市、AI+安全等领域,年营业收入超6000万元。
一方面,创新对产业起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要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两者深度融合、形成闭环,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经过3年多的持续探索,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在融合创新上叠加优势,促进校地融合、产学研融合、科技资本融合,构建了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
目前,在全市新型研发机构中,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的占六成以上,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展新产品研发、项目孵化的占35%,不少研发项目处于前沿领域,市场前景被看好。
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依托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南京出现名城携手名校、创新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去年9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长期基地奠基。这是剑桥大学首次在英国境外设立合作研究机构,也是迄今剑桥大学在中国唯一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8月,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召开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双方签署并启动首批10个重点事项合作计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堪称王牌专业。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依托该学科,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教授跑到项目一线问需,研究院的订单从2018年创立初的不足10万元,飙升至去年的6000多万元。为加快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的新机制,今年8月,南信大和江北新区率先开展了“双聘制”试点,核心是鼓励和允许新型研发机构中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家与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企业签订聘用协议,以两个不同身份分别在企业和高校院所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
“双链”互动,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快速通道”
新型研发机构最大的特色是新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等各方面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两年多前,南大教授高翔和团队筹措800万元现金,占股八成,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以实验动物模型创制、生产销售、冷冻保种、代理繁育、药物筛选的一站式市场服务体系,支撑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及医药产品与技术开发。市场网络覆盖全国及欧美、亚洲各国。2020年8月,公司以估值近40亿元完成Pre-IPO轮融资,高瓴资本领投,红杉、摩根士丹利、云峰等跟投。
目前,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团队平均持股比例为56%,最高达90%。同时,各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自身链接和研发实体优势,坚持技术转化与企业培育并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6000家,创造的专利总数达6865个。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持续孵化创新型企业的“老母鸡”,不断为南京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落户新区两年多,已孵化企业4家,引进企业4家,在研在孵项目9项,其中孵化企业南京昕瑞再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获北京中科创星融资1000万元,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程和平院士团队在双光子显微镜技术领域的优势,成功将双光子显微镜技术转化,2020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联手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模式赋能产业,成功孵化38家智能制造企业,研究所自身和多家孵化企业年产值累计超2亿元。研究所还和两家私募基金合作,成立了总额度为2.5亿元的产业基金,以“持股孵化+产业基金+创业导师”模式,持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助力。
南京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集聚了来自综合交通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北航及科研院所等智能交通产业链上的十多名核心专家,在手知识产权188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该孵化企业致力于开发安装在高铁的检测设备,可实现在时速350公里的情况下,对轨道进行快速扫描拍摄、数据上传指挥中心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一旦轨道出现故障或者破损,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措施。目前该产品正在长三角高铁线上试用。
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新产业,而高新产业的关键要素在于高新技术企业。最新数据显示,我市高企已从1800多家跃升到4680家、今年有望突破6000家,高成长性企业从2家发展到15家。
谋篇布局“十四五”,创新名城踏上新征程。南京正蹄疾步稳、久久为功,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迈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