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扬风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年间
2020年04月13日12: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凌广志、吴茂辉、赵叶苹
这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2019年4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30年前,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30年后,海南再次被赋予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使命。
“如果海南岛更好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更有说服力。”两年来,这项重大国家战略正在琼州大地上激发时代伟力,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中书写新的篇章。
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两年来,中央、国家部委和海南省建立健全“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逐项跟踪推进,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崖州湾科技城(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2018年5月1日起,公安部授权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扩大免签国范围,延长免签停留时间,放宽免签人数限制。2019年,共有47.9万人受益于这一政策入境。
两年来,60多个中央有关部门通过出台政策、调研指导、派驻干部等多种方式,给予海南鼎力支持。
顾客在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内购物(2月20日摄)。新华社发(蒲晓旭摄)
教育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出台方案,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截至目前,海南已引进考文垂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一批外方高校合作办学。“很多政策都具有突破性。”海南省教育厅自贸办主任邹文涛说。
干事创业需要聚四方之才。经中组部协调,从国家部委和发达省市分两批选派175名优秀干部、两批博士服务团到海南挂职,30名优秀干部担任厅级领导职务。与此同时,海南也选派数百名干部到外地跟班学习。
洽谈签约、筹备展览、组织宣传……近日,从国家卫健委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挂职副局长的刘哲峰忙得不可开交,满腔热情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做贡献。“没有午休,没有周末,吃饭都是匆匆忙忙。”
游客在分界洲岛海域体验潜水(2019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把准产业方向强健经济筋骨
两年来,海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下大气力调优结构,依托海南独特的生态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良好成效。
河道蜿蜒,树木苍翠,清风拂来满目新。万泉河畔,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科技水平先进的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博鳌乐城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51个特许药械品种全国首次使用,51个院士专家团队签约入驻,接待医疗旅游7.5万人次……先行区给全国患者带来福音,也推动海南医疗健康产业快速成长。
两年来,包括医疗健康产业在内,海南12个重点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剔除其中的房地产业后,其余11个重点产业增速为8.3%。2019年,12个重点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2.9%。
海南发展,不能光“靠脸吃饭”。
中科院“探索一号”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启航,开始科考任务(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科研人员在南繁育种基地温室内工作(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这是海南生态软件园园区(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夯基垒石满帆待发
与其他自贸试验区不同,海南发展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自由贸易港做准备。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设计,必须突出以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为重点,努力在政策和制度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
为此,海南借鉴世界自由港通行做法和先进经验,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努力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布局在岛上的多个重点产业园区,连日来好事频传。
4月9日拍摄的中石化海南炼化公司。新华社发(蒲晓旭摄)
这是海南生态软件园内即将竣工的腾讯生态村(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这是4月3日拍摄的博鳌恒大国际医院。新华社发(张丽芸摄)
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陈小华说,海南确定11个重点园区作为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并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审批权限下放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园区活力。
“园区极简审批、专人对接等服务,极大方便企业进驻。”科大讯飞海南公司总经理张树彬说。隔空握手、视频签约,疫情没能阻挡科大讯飞近日进驻崖州湾科技城。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上下同心、全省动员。自贸港海关监管方案研究、FT账户系统拓展优化、加快博鳌机场作为国际口岸正式开放等工作已全面铺开。
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航程上,“海南号”正风帆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