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四连冠!
2020年10月22日10:11 来源: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全国双拥模范城
10月20日上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公布了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名单,宿迁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四连冠。
构建联动机制
组织领导系统化
构建联动机制,组织领导系统化。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不断集聚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双拥“中枢机构”。围绕健全完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实施三个“一把手工程”,确保决策、落实、协调“三到位”。督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了双拥工作机构,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构建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的双拥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推进双拥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政府决策机制、纳入全市精神文明评比范围、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真正使双拥工作渗透到党委、政委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部署工作不忘部署双拥工作,检查工作不忘检查双拥工作,考核工作不忘考核双拥工作。打通双拥工作“神经末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要求,2019年,宿迁市第一时间启动县(区)级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全市5个县区、3个功能区均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21个乡镇(街道)、146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双拥工作机构全覆盖。
营造浓厚氛围
宣传教育多维化
营造浓厚氛围,宣传教育多维化。始终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充分利用红色老区等优势资源,创新形成阵地教育、媒体宣传、全民教育“三位一体”的双拥宣传教育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军民的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以红色阵地教育人。立足双拥教育基地,依托雪枫公园、朱瑞纪念馆和宿北大战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活动,切实把红色基地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场所。以媒体舆论引导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全媒体优势,在宿迁日报、宿迁晚报、速新闻等市级新闻媒体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专版专栏,深入开展夏日广场双拥晚会、“迎八一,进军营”军民联欢会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宿迁市双拥光荣传统和新时期军民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以先进典型塑造人。坚持把挖掘、培树双拥工作先进典型作为重要内容,连续18年开展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军嫂”“优秀兵妈妈”“情系国防好家庭”评比表彰等活动,选树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唐明清、“全国道德模范”“江苏最美退役军人”王爱东等一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争当双拥模范、争做双拥实事在全市蔚然成风。
聚焦保障有力
政策落实精准化
聚焦保障有力,政策落实精准化。严格落实优待抚恤、军转安置等各项政策,有效保障了退役军人的权益和诉求。在全省率先实行“量化考核、积分选岗、双向选择、保底安置”办法,按照突出师团职干部重点、优惠政策鼓励进企(事)业单位、优待政策激励建功立业等原则,提高军转干部安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置质量逐步提升。优抚提标全覆盖。按照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则,建立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重点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抚恤补助标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创新设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充保险,为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年购买300元的医疗保险,有效减轻了优抚对象的医疗负担。教育培训全员额。连续多年将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率先出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拓展、能力提升、平台搭建、服务优化、氛围营造等5大专项行动,引导和促进退役军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服务就学全时空。建立随军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就近就便安排随军干部子女学前教育和就读小学、初中,符合优待标准的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按照规定予以加分。
服务改革强军
拥军实事多元化
服务改革强军,拥军实事多元化。牢固树立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意识,始终把驻宿部队的小事当成大事,把驻宿部队的诉求当作心事,全心全意支持军队建设,不断推动拥军工作上台阶。打造拥军服务品牌。结合宿迁实际,创新实施天南海北宿迁兵、强军路上宿迁兵、情暖抗战老兵、舰城共建、志愿服务“五大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宿迁籍以及驻宿官兵、宣传先进事迹、走访抗战老兵、加强与“宿迁舰”“骆马湖舰”共建,进一步增进军地关系,营造了拥军爱军的良好氛围。健全硬件配套设施。坚持出实招、解难题,全力帮助解决驻宿部队训练场地不足、设施老化严重等问题,有效提升了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