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沭阳村民自发组成护陵小组 守护无名烈士50年
2019年04月06日08:58 来源:宿迁广播电视总台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们的生命和献血换来的。而了留下这段历史,也为了让大家记住曾经的英雄们。在沭阳县华冲镇,有一个由当地百姓自发组建并无偿守护的无名烈士陵园,距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今天《守墓人的故事》,我们就走近这群守护烈士灵位的人。
50年前战争惨烈 村民自发建墓
在沭阳县华冲镇东元庄村,有个东元庄涟水战役群葬烈士陵园,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这里埋葬着涟水战役中的500名烈士。这些烈士来自全国各地,却无名无姓。清明时节,安静的陵园里,青松依然挺拔着,一群老人在墓碑前整理着来祭扫的人献上的花圈。这群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发组成的护陵队成员也是当地村民。
故事还要从1948年涟水战役说起。当年涟水战役打响后,沭阳县东元庄村是战役的粮草供应站也是临时救助站。前方战场上的伤员都会带到这里救治。当地村民伍洪俭老人今年已经90岁了。当年刚刚16岁的他,作为青年学生加入到救治工作中。
战争是残酷的,再加上当时医疗设备落后。有的战士肢体断了还能跟着部队勉强前进,有的战士却因为无药可治而牺牲。然而战事紧张,牺牲的战士也都是就地掩埋。
看到战士们为了革命而牺牲,当地老百姓也都有力出力。大家不仅拿出自家仅有的粮食,还自发组织一起制作军鞋支援前线,有的百姓看到战士们因为伤病痛苦而想尽一切办法。
护陵队员董绍德老人今年84岁了,虽然当时没有参加救治工作,但是村庄四处丢弃的战士残肢,让他印象深刻。残肢四处掩埋、烈士合起穷葬,当地百姓看在眼里也痛在心里。1966年,31岁的董绍德已经是当地的民兵营长,为了让烈士们能有所归属。他有了一个想法。
沭阳县华冲镇东元庄村村民董绍德:现在已经和平了,感到这些烈士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就给他们殉葬找找弄成一排墓。
说干就干,在当地党支部的支持下,所有民兵队员和团员们齐心协力,将涟水战役中的烈士们重新整理,掩埋。并自费为战士们做了一个涟水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
村民组成护陵小组守护无名烈士50年
1966年,东元庄涟水战役群葬烈士陵园正式建成,成为当地甚至周边地区的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但是因为当时做的都是土墓,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也杂乱起来。为了让陵园环境更好,护林队员们有了新想法。
2013年,董绍德重回老家时发现,曾经打造的陵园已经变了模样,心里一阵心疼。听说陵园要重建,曾经经历和目睹过涟水战役的村里老一辈们都前来支援,90岁的伍洪俭爷爷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民们把原来的土墓换成了直径两米七的水泥墓,并栽种上了青松。而当地民政部门得知后,被村民们的做法所感动,补贴了重建时的所有费用。
现在,护陵队员的16名成员从普通百姓、党员、老退伍军人到经历过战役的老兵都有。那些战争岁月留下的历史没有被忘记,为了和平付出生命的无名烈士也没有被忘记。清明时节,学生师生们再次来到这里祭扫烈士,缅怀烈士。伍洪俭老人也特意来到这里,看看曾经的英雄,为烈士墓拂去最后的落叶。
编后:惨烈的战争中,烈士们用鲜血换回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群朴素的村民也一直牢记这段历史。这样的故事让人心生敬仰,让我们传承烈士遗志,努力奋斗,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