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吴建和:学习长征精神 我曾徒步两千里路去北京
2019年06月14日08:54 来源:宿迁广播电视总台
吴建和是盐城市政府单位的退休人员,10多年前定居宿迁,尽管已经70岁了,却依旧神采奕奕,一提到北京天安门,吴建和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记者看到,在吴建和家的橱柜和相册里,摆放着不少他和老伴在天安门广场前的留影照片,要说为什么要去北京,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吴建和就和天安门有过一段让他铭记一生的经历。
吴建和:上小学的时候,从课本上就看到北京天安门是毛主席,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所以说在我们小孩子青少年心目当中,就感到天安门是我们要去的一个地方,很憧憬?嗯,对的。
1966年,还读初三的吴建和为了体验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学习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自发和十多名同学一起以徒步行走的方式,去看北京天安门。当时,吴建和带了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20元钱,徒步途中,期间也是困难重重。
吴建和:中途脚上走起了泡,腿痛,但是我们都能坚持下来,有一个理想,有一个信念就是想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祖国,他们都能走到两万五千里长征。
当他们行程过半,走到山东境内时,就有同学提出,能不能放弃徒步,搭乘交通工具去北京。
吴建和:说我们中途再乘火车吧,再乘坐汽车再去吧,但是我们领队讲的不行,不能半途而废,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要有革命的这种精神。
就这样,包括吴建和在内的15名同学,只有一位同学因为身体出现状况中途退出,其余14人全部咬牙坚持,从盐城出发,抵达北京天安门广场,全程两千多里路,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徒步抵达。
吴建和:当时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大家都拥抱在一起,说这个就是天安门,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天安门,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
2009年,正值祖国60华诞,时隔43年,吴建和再次收到老同学邀请,几个人一起再到北京,而这一次的第一站,他依旧选择到天安门前看一看。
吴建和:变化的是,首先是长安街上车水马龙,车子多了,人多了,人的精神面貌,人的服装,拿43年以前对比,都有了很大变化,感觉到天安门比以前更雄伟,更辉煌,改革开放几十年当中,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隔43年,再去北京,从原先的懵懂少年,到现在的斑白老人,岁月在流逝,国家却越来越强盛,这让吴建和感慨万千。
吴建和:风风雨雨走过的人生,国家也风风雨雨走到现在的富强,我们自己都过上了小康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都很幸福,作为我们这一辈来说,完全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结果。
2019年恰逢祖国70华诞,吴建和说自己和老伴正计划着带着儿子和孙子开启第三次北京之旅,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再去趟北京,看看祖国的新变化,将自己当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继承革命传统,领会长征精神,更好地走下去。
编后:70年风风雨雨,时间见证着祖国的成长与强盛,也从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先烈作出的英勇牺牲和贡献,长征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如果您也有天安门前的合影,有故事和大家分享,可以拨打9688968热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