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分离半世纪,相隔2200公里的他们想要找到宿迁的家人!
2019年08月23日08:58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人最讲究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具体的表现就是割舍不断的亲情。在黑龙江有一位50岁老人王翠珍,她从小就离开宿迁,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她想要找到宿迁老家的亲人,辗转联系到《楚风夜话》栏目,希望能帮她找到亲人。
间隔近半个世纪 相隔2200公里的他们想要找到家人
王翠珍今年50岁了,老家在泗阳县王集镇,虽然她父亲母亲都已离世,但是她母亲的娘家,也就是王翠珍的外婆家在宿迁的保安乡。在她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
1975年前后,在王翠珍五六岁的时候,家里六口人从泗阳举家搬迁,到距离宿迁约2200公里远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投奔姑姑。
王翠珍一家在黑龙江也是勉强度日,母亲韩英美非常想念仍然生活在宿迁的兄弟,也就是王翠珍的舅舅韩英友一家,当时交通条件不便利,通讯不发达,家里又穷,彼此间就断了联系。但是韩英美一直记挂着宿迁的亲人。
“小时候也救过我们一命,我二姐就说要不是大舅家,两个哥哥就是韩华同和韩华举,给咱们送粮吃,咱们全家六口人就得饿死。”求助人 王翠珍 说道。
2016年,王翠珍的母亲韩英美带着遗憾去世了,临终前她希望能够找到宿迁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舅舅或舅妈肯定都不在了,因为我妈活的时候就告诉我,他哥哥不在了,现在他家有(表哥)韩华同和韩华举这两个人,有韩华金,还有韩春兰。”求助人 王翠珍 说道。
王翠珍给了记者一个地址,宿豫区保安乡韩集大队南长小队,根据她母亲的口述,他的表哥叫韩华学、韩华同、韩华银,表姐叫韩春兰。她说,由于长时间没有同宿迁的亲人联系,也不知道这些亲戚有没有搬家。这么多年,由于路途较远一直没能回宿迁寻亲。今年3月份,她来到上海和女儿一起住,上海和宿迁离得相对近些,她就萌发了通过《楚风夜话》栏目帮助她找到亲人的念头。
记者多方联系找到家人 双方约定9月相聚
王翠珍的表哥表姐们到底还在不在宿豫区保安乡呢?他们还能不能再次团聚呢?随后,记者驱车赶往王翠珍提供给记者的地址进行寻找。
40多年前母亲娘家人住的地方叫保安乡韩集大队,现在更名叫韩集村。不清楚他们是否搬家,记者只能到韩集村找一些上年纪的人打听一下。
寻找之路异常顺利。这个村90%以上的人都姓韩,有人认识韩华学,并且是60岁左右。但到底是不是王翠珍要找的韩华学,还需要到家里确认一下,记者一路打听,一路赶往韩华学家。
按照村民的指引,记者找到了韩华学的家,但是此时韩华学家大门紧闭,家中并没有人。无奈之下,记者又一路打听,找到王翠珍的另一位表哥韩华同的家。
表嫂刘宝侠说,自己对黑龙江的亲戚有印象,四十多年前,王翠珍一家离开了泗阳县王集镇。
表嫂刘宝侠将家里人都叫到了一起,给记者介绍情况,王翠珍的舅舅韩英友去世多年了,他的大表哥韩华举也已经不在了。二表哥韩华同今年69岁,三表哥韩华学今年66岁,四表哥韩华银今年58岁,他们都住在保安乡韩集村,表姐韩春兰62岁,现在住在宿豫区新庄镇。
韩华银说,小时候他的父亲韩英友特别照顾韩英美一家,有时候担心他们没有饭吃,就从保安乡骑自行车去泗阳王集镇给他们送粮食。
韩英美一家去黑龙江之后,韩英友一家也想过找他们,可是多次寻找一直没找到。说到伤心的地方,韩华学不禁潸然泪下。
了解到王翠珍也在找老家的亲戚,老人们都想要和她通电话。于是记者拨了王翠珍的电话号码,这个电话连接上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感情。
“你应该叫我嫂嫂表妹”
“二民是谁家的我记不住了”
“二民是我家的”
“那是韩华举还是韩华同家的我记不太清楚了”
“韩华同”
“是大嫂吗”
“是二嫂”
“二嫂好”
“表妹你好”
“40年了,40年了,妈妈走的时候找你们”
接通了这个电话,大家谈起以前的事情都哽咽了。但是好消息是,王翠珍打算9月份抽个时间,从上海回宿迁见见老家的表哥表姐们。
从黑龙江七台河,到宿豫区保安乡大约有2200多公里的距离,40多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联系的亲人很快就要团聚了,这让我们相信:血浓于水,距离再远也割不断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