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最美广电人”周建鹏:20年醉心纪录片 做时代守望者
2019年09月17日08:58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江苏最美广电人”评选活动最近在南京落下帷幕,2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广电工作者被授予“江苏最美广电人”荣誉称号,宿迁广电总台社教中心的周建鹏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宿迁市唯一的荣誉获得者,这位“最美广电人”身上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中午12点,经过多次预约,周建鹏终于有了一段空闲时间接受采访。走进他的办公室,虽然是午饭时间,他仍然在剪辑纪录片。
“今天的饭是吃不上了,我这个思路刚刚理清晰,肯定是不能停下来的,如果说现在去吃饭,思路就会中断,肯定是舍不得停下的。”市广电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周建鹏 说道。
43岁的周建鹏,是宿迁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纪录片工作室负责人。在宿迁广电工作21年,周建鹏一直坚守在宣传一线,他坦言,做纪录片的辛苦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相对于常态的节目拍摄,纪录片工作者可能更辛苦,也更具有危险性,为了记录第一现场,你必须时刻和拍摄对象相伴,比如有一次跟踪拍摄骆马湖渔民夜间捕捞的过程,凌晨两点坐着渔船去捕捞,整个过程都在船上。”市广电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周建鹏 说道。
夜间的骆马湖风高浪急,当时的小渔船就像一片树叶在水中飘荡,非常危险。风雨飘摇中在渔船上度过一夜,这在周建鹏拍摄纪录片的经历里,还称不上最辛苦。拍摄工作强度大,风吹日晒不可避免,后期剪辑又耗费时间,一坐就是一整天,纪录片工作者常有的胃疼、腰椎疼等职业病,周建鹏几乎全都有。
“我们业内很多人都这样幽默的调侃自己,远看像民工,近看像乞丐,走到面前一看,原来是拍纪录片的。”市广电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周建鹏 说道。
拍纪录片的过程是辛苦的,对周建鹏来说,记录下身边人最真实的状态,讲出他们身上的故事,更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时他还会伸出援手,帮助他镜头中的人,力所能及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我的拍摄对象很多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生活往往都不容易,作为一名记录者,或许不应该干预事态的发展,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市广电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周建鹏 说道。
2004年,周建鹏因为修鞋,与市区渔市口路开修鞋铺子的残疾人姚京良相识,接下来他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一直关注着这个鞋亭。2017年,周建鹏正式开始拍摄姚京良的故事,断断续续一年的拍摄过程中,周建鹏的认真和执着,给姚京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位周大哥平时的关心和帮助,也让姚京良至今难忘。
“拍一个画面都是反反复复的,做好多遍,比如夏天这么炎热,一次取景不行就再来一次。作为弟弟来说,我都特别心疼我大哥。他隔三差五经常来开导开导我,我从思想还有性格上面都有所改变。”残疾人 姚京良 说道。
就这样,周建鹏把姚京良和小徒弟吴天天身残志坚,追逐梦想的故事记录下来,制作出了22分钟的纪录片《鞋亭故事》,这部作品后来也获得了四川电视节最高荣誉“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奖。
20多年来,周建鹏先后摄制了《我从天山来》、《朝阳与夕阳》、《活着》、《出土的王国》等近200部优秀纪录片,题材包含方方面面,大到泗水国的考古故事,小到普通市民的奋斗经历,其中有20多部纪录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今年9月6号,“江苏最美广电人”评选活动在南京落下帷幕,周建鹏和其他19人脱颖而出,被授予“江苏最美广电人”荣誉称号。
“我感到非常开心,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我觉得这个荣誉分量太重了,它不能属于我个人,它要属于我们所有宿迁广电总台职工,我只是代表大家来领这个奖,这是对我们宿迁广电人工作成果的一个肯定。”市广电总台社教中心副主任 周建鹏 说道。
不同于周建鹏自己的谦虚,每当提起身边的这位“最美广电人”,他的同事都说,这份荣誉是实至名归,在大家的眼里,他既是一位亲切的前辈,也是需要努力追赶的偶像。
把20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自己最爱的纪录片事业,周建鹏不愧“最美广电人”的荣誉,我们也期待这位纪录片大师,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我们广电人也会以他为榜样,继续用镜头讲述好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