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清明时节忆故人:割舍不断的亲情 令人动容

2021年04月04日08:55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最心痛的,也莫过于失去挚爱亲人。当梨花飘过、清明风起,沉淀在心底的思念再次涌上心头,这个清明,您最思念的故人是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少市民通过扫墓寄托哀思。市民宋先生来到天堂墓园祭奠自己的父亲。

  “他是非常忠厚、忠实,起早贪黑,苦钱都为了我们一大家子儿女,后来因为身体不好,有病去世了,到现在也有五六年了。”市民宋先生说。

  宋先生的父亲出生于1945年,为人很勤劳,最开始是做早点生意,早上两点起床和面做油炸包子,很多时候,宋先生看在眼里非常心疼自己的父亲。

  在父亲的辛苦经营下,家庭条件有所好转,于是他扩大了店铺,转为经营餐饮店,但是好景不长,在宋先生上初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因脑血栓病倒了。从此,卧床不起,半身不遂,将近28年。

  父亲生病后,为了更好照顾他,宋先生选择了辍学,但是父亲的病一直没有好转,为了生计他只能外出打工,而宋先生的母亲就这样无怨无悔照顾丈夫28年。尽管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对宋先生教导的“诚信”却一直铭记在心。“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再加上春节,都会来扫墓。”市民宋先生说。

  曹彦林今年90岁了,现居住在贵州,今天特意和家人们来到宿迁祭奠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弟弟。

  “跟我来的,我的儿子、媳妇、孙子、两个女儿都来了,都来看看他们叔叔。”市民曹彦林说。

  曹彦林老家在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之后父亲续弦,并有了两个弟弟。因为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在他14岁时,就来到南京打工。

  “那时候盐碱地比较多,江苏苏北地区,所以粮食亩产量很少,家里土地也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瓜果代替粮食,吃不饱肚子的。”市民曹彦林说。

  在他21岁的时候,工厂效益不好,曹彦林被辞退后来到江苏无线电厂工作,40岁时在政府的号召下,支援三线城市,来到贵州,自此就定居在贵州50年。

  由于长期和父亲相处两地,一年也最多只能回家一两次。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个本分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却一直教导孩子们要善良和忍让。曹彦林每次回家,不善言语的父亲都发自内心的开心。但是他的父亲却在1960年因为遭遇粮食减产,加之患上了抑郁症,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父亲的突然离去,为这个家庭留下了遗憾,而父亲在世时对他教导,也深刻地影响着曹彦林。

  “我的父母,原来没有时间尽孝,表示愧疚,今天清明也来给他扫个墓。”市民曹彦林说。

总共: 1页   
作者:唐千千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