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 宿迁:一把铁锹 一座人马合葬墓
2021年04月27日08:35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在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有一座人马同葬的烈士墓,因为不知道烈士的完整姓名,这座烈士墓也被称之为“无名烈士墓”。
“我这把锹比我年龄大了,这几位烈士安葬的时候就是用这把锹,我父亲亲自参加。从1995年建墓以来,每一年清明我都用这把锹,来给几位烈士添把土。”
刘圩村村民李法传,他的父亲是七十年前参与埋葬烈士的村民之一,用的正是手中这把铁锹。父亲去世后,铁锹便一直保存在李法传的家中,而李法传也用这把铁锹,守护这座人马合葬墓近三十年。
这座直径8米,高约3米,苍松劲柏,环绕其间的墓茔,便是李法传守护着的人马合葬墓。在这里共埋葬着抗日战争期间我军迎击伪军十八团先后牺牲的,7名革命烈士和4匹阵亡战马。1995年3月,时任刘圩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兴芳组织了耿车镇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自发自愿捐资,修建了这座烈士墓。
“我带领十五六个村民,利用两天的时间,从离这有30米的地方,把烈士的遗骸和战马的遗骸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
1943年,耿车镇以及周边睢宁、凌城等地被日本鬼子占领,村民惨遭蹂躏。同年11月18日,从洪泽湖来了一支共产党队伍,其中就有战士住在村民刘丙良奶奶家中。
“夜里来的,我在家里面住还不知道。天亮我才知道是共产党军队,跟人讲话,和小孩玩,拿玉米饼给人吃,到人家给人扫地,给挑水,什么活都帮你干。”村民刘丙良说。
当天上午,日军伪保长王范春,跑到了睢宁凌城的维持会举报了八路军的藏身地点。临近中午,凌城日伪维持会便派了一帮伪军下乡扫荡,而我军在八十一团团长夏义华的指挥下,早已在刘圩村一带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这场战斗打了近两个小时,敌人大部分被消灭。战争结束后,战士们的尸体需要埋葬,李加得的父亲当时是村里的木匠,便把打好的棺材都给了他们。
无论在过去的贫困年代还是在现在丰衣足食的日子里,百姓都没有忘记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每年在清明节前后,都会有人来到烈士墓进行祭扫,烈士陵园也不断提档升级,这把铁锹也被村民们保护得很好。大家说,要把这些红色故事继续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
“同时我们也邀请一些抗美援朝解放战争的老兵,进学校对学生讲述,把革命先烈的红色事迹进行宣讲。把革命先烈的一些英雄事迹传承下去,把这一块工作开展好。”宿城区耿车镇民生事务局副局长王政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