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弹棉花喽!宿迁70岁“弹奏大师” 带您回忆儿时的记忆

2021年11月26日08:58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0

  冬日里,最能温暖你的是什么?是一床八斤的棉被,暖暖和和的还带着太阳的清香。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里,都有走街串巷弹花匠忙碌的身影,如今,这门手艺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宿迁市区有一位老人,在翻新棉被的过程中仍然使用到“弹棉花”的工艺,一起去现场看看。

  “这就叫弹棉弓,你手拿想端平是端不平的,背在后背上起到(平衡作用),你的手是掌握方向的,想朝哪弹朝哪弹。”孙月祥说。

  一间棉被加工的屋内,孙月祥正戴着口罩,左手握着木弓柄,右手攥一个弹花锤,弹花锤对着牛筋弦一下下猛击,富有节奏感的“嘭嘭嘭”不时萦绕耳畔。孙月祥今年70岁,从二十几岁时就开始学弹棉花。

  “那个时候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学弹棉花是为了生活,你学会了就到江南的人家去做活。”孙月祥说。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一项纯手工工艺。过去冬天盖的棉被经过了漫长的炎热天气,要拿出来用的时候,往往已经压得又扁又结实,盖起来既不舒服也不暖和,往往需要“弹”一下,将棉花弹得松软,盖起来更暖和;新采下来的棉花去掉里面的种子以后,也要先经过弹制,使其蓬松、柔软,才能用来做棉衣、棉鞋。

  “旧棉花,(弹过)灰尘去掉了,渣滓去掉了,而且蓬松了,它比较好用。”孙月祥说。

  弹棉花是个辛苦的差事,最开始学习弹棉花时,孙月祥每天从早上开始练习,工作时间长、工具重,需要很强的臂力,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手臂都贴满膏药。

  “最难的就是弓,生手胳膊都不听你的,手、膀子相当累,真难。”孙月祥说。

  弹棉花除了是个体力活,环境还很不好,在弹棉花的时候牛筋弦将棉絮抖落得纷纷扬扬,酷似飞雪弥漫、白花乱舞,一不小心就可能吸进喉咙,必须戴好口罩,一床被子做下来,浑身上下都披上了“白雪”。尽管当时孙月祥产生了转行的想法,但是师傅的几句话又让他继续坚持下来。

  “如果你学不好,你出去还能干什么?你要去干别的东西,还有师傅会说你弹棉花都弹不好,你还能干什么?说你一定要学坚持下去,把这个学好之后,你要没有路子走,我还给你指点路子,这是当时我师傅说的。”孙月祥说。

  师傅严厉却又语重心长的话让孙月祥选择继续做下去。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孙月祥回到了宿迁,继续做弹花匠。随着技术的改进,现在有了弹花机,不需要再手工人力弹棉花了,但是孙月祥仍然在其中一道工序上加入手工弹棉花,这样做出的被子中间区域厚、四边薄,更平整。

  “机器弹好了,有不合适的地方补点,像你没有弓的,比方讲这儿少块棉花,你从那个地方厚的接一块棉花,它就不是平的。”孙月祥说。

  “我们这边都是给他家打的,闺女结婚喜被,手工做不孬,很利索,棉被暖和。”市民王庭兰说。

  “不像琵琶不像琴,非曲非调自然音。癫狂柳絮随风舞,独钓寒江雪满身。”这句谜语的谜底就是弹棉花,孙月祥做了一辈子的棉被,“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朴实无华的美感。

  “年龄大了,慢慢能干多少干多少,对顾客不欺不诈。我的棉花不少人家都来定做,说一声就管,人在这块我这样做,人不在这块我还这样子做。”孙月祥说。

  手工弹棉花是孙先生一辈子的坚守,也承载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希望这样的老手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总共: 1页   
初审:杜亚男/二审:汤娟/终审:冯波
作者:唐千千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