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些“独特”习俗,你知道几个?
2022年06月04日08:56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除了日常大家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还有很多特别的习俗。
插艾草佩香囊 避恶驱毒求平安!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也是全年阳气最为旺盛的一天。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民俗专家王冬介绍:“艾草和菖蒲同属于中药,两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芳香型,通窍的、驱虫的,它有这样的功效,所以进入农历五月的时候,气温渐高,湿度渐大,(艾草和菖蒲)都是为了防疫、祛病、避邪。”
“菖蒲酒美清尊共”,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艾草则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民俗专家王冬介绍:“用大自然的植物来疗愈大自然的瘟疫疾病,这就是中医的方案,中国智慧在这上面也能体现的。”
不过,菖蒲芳香通窍,易诱发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尽量不要使用菖蒲,幼儿、皮肤病患者和孕妇也不宜接触,容易刺激皮肤。此外,端午还有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的习俗,古人认为,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佩戴于腰间、肚脐部位,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而雄黄酒则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白酒或黄酒饮用。
民俗专家 王冬介绍:“我们也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雄黄酒可能有一些地方还是为我们所不知的,比如有些微量元素对我们人体是有害的,现在也逐步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端午要洗“百草”浴
在咱们宿迁的端午习俗里还有用百草头洗澡一说,上午,记者在市区一家菜场门口看到,不少市民前来购买“百草头”。
白女士家住在湖滨新区皂河镇,从三天前开始,她和丈夫每天到湖边采摘新鲜的百草头来市区售卖,艾草两块钱一把,百草头五块钱一把。
摊主白女士说:“我们家鱼塘边种的,像这种草现在都已经没有了,年年都是自己家种的。有十几二十种,有益母草、透骨草,还有就是野艾,还有大薄荷和小薄荷,还有菖蒲。”
俗话说,端午百草都是药。按照宿迁的老传统,在端午节的中午12点,用“百草头”给孩子洗澡,可以辟邪驱虫。
那么,按照现代医学来说,百草头洗澡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李佳佳介绍:“百草头沐浴它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就是驱邪避讳、祛风止痒的作用;第二,沐浴白草头可以起到驱蚊防感冒的作用;第三,沐浴后的草药香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但是,“百草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地进行泡澡。
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李佳佳介绍:“第一个就是泡澡的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高,以人的体温差不多37度左右;还有水不能过多,基本上不要不要超过胸口;洗澡以后不要吹凉风吃一些生冷的东西,空调、风扇也是不适合吹的。”
端午吃“五红” 您知道是哪“五红”吗
端午习俗中当然少不了食物,传统习俗讲究端午吃“五红”,为家人迎祥纳福。可是,什么是“五红”,“五红”有什么来历,很多年轻人已经说不清了。 上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菜场看到,不少市民在挑选与红色相关的菜品,准备和家人共度佳节。
按照民俗专家介绍,传统意义上的端午食物其实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变迁,“五黄"才演变为“五红”,有祈福辟邪,消灾纳福,生活就可以红红火火,幸福安康,根据地域的不同,这“五红”也是不同, 只要能凑齐五种红色即可,大致上人们吃得五红就是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
民俗专家王冬介绍:“我们说到吃‘五红’,不能不提到五毒,古人认为,以下五种东西有毒,蛇、蟾蜍、蜈蚣、蝎子、壁虎。古人就看它的样子就害怕,用‘五红’来避‘五毒’。”
端午吃苋菜取其生命力顽强之意,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烤鸭颜色红艳润泽,肉质细嫩,吃起来肥而不腻;而吃了鸭蛋可以保护心气神不受侵害,一般在包粽子的时候都会往里放两颗蛋黄,这样好吃又寓意好。小龙虾色泽红艳,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大家对各种食材的选择,会根据不同地域风俗而有所偏好。
民俗专家王冬介绍:“比如说南京人就把板鸭放进去,然后是盱眙人把龙虾放进去,其实这也看出来民俗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地一俗,只要你凑够五样东西,今天就是你避毒的大好时节。”
古老的习俗凝结了千百年来古人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端午节也祝大家都能安康,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