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言:一锣一鼓 传承百年音韵
2022年09月16日08:57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工鼓锣又名淮海锣鼓,2006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于沭阳。表演时,艺人只需携带一鼓一锣,左手敲锣,右手敲鼓,再摆上一条长凳便可说唱,深受苏北地区人民群众的欢迎。
“唱一回朝霞满天迎曙光,同学们肩背书包进课堂,新教室新的学友新气氛。”在沭阳县桑墟九年制学校工鼓锣传习教室内,20多名孩子端坐在1米长的板凳上,敲锣、击鼓,认真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张法言不时走到孩子们中间,为他们指导。
学生李文龙说:“我从二年级开始学工鼓锣,现在已经学了有两年多了,我非常喜欢学工鼓锣,因为我可以用锣和鼓唱出(很多)故事,唱给身边的人听。”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张法言说:“这里的技巧相当大,为什么说相当大,一个人要说出来男子、女子、老人、年轻人,或者当官的人,这些(特点)都要(表达)出来,(表达)出来轻、重快、慢,唱的时候唱出来喜乐悲欢,喜中有乐,乐中还生悲。”
今年77岁的张法言,唱工鼓锣已经五十多年了,唱腔转调好、白口连贯、道白快慢有佳,唱工鼓锣是他闲暇之余最大的个人爱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兴趣产生动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张法言说:“我唱了一辈子的工鼓锣,对工鼓锣有很深的感情,这辈子离不开它了。我每周到学校来教孩子们,能使我们的工鼓锣进校园,我也感到很开心,我想尽我自己的力量让工鼓锣传承下去,使更多的年轻人能知道这一行,懂得这一行,学这一行,成为他们的爱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1976年,工鼓锣正处发展高峰期,从艺学艺者众多。而立之年的张法言,选择曲艺之道,拜师于工鼓锣名家汤传标门下。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 张法言说:“我的老师就是,他的唱腔好,优雅好听,白口,清脆动人,第一部书,他教的时候是教我《五剑十三宝》。”
极具天赋的张法言,很快便熟练掌握师傅的多个书目,在学完《五剑十三宝》之后,师傅汤传标便没有更多书目可传授。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张法言说:“在我们江湖传统中有个规矩,认师傅只能认一个,就可以认干爷教书,谭仕龙是我的干爷,根据他的指教、方法,从那以后就说,书本就可以看,也可以唱了。从那期间《十里轻单》就是我自己做的,看看书本,《金刚万福图》就是听人家唱的,下边就自己能唱了,就可以做唱词了、做白口,能做出些情节来。”
在这之后,张法言又从师伯孙庆华、李俊生等名家那里,获得多方真传。博采众长、采纳各派的张法言,在承袭前人优良技艺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工鼓锣逐渐失去往日众人拥趸的风采,但在宣传政策、文明引导方面依旧发挥着曲种优势,2006年工鼓锣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一辈工鼓锣传承人,又致力于传承书目、传承技法。在沭阳工鼓锣传习所,张法言整理传统书目《大清传—蝴蝶戏牡丹》手抄本25本、《飞龙传》手抄本17本。为工鼓锣这一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鼓锣表演者张法言说:“这三本书,虽是我首书(代表作),但是风格不同,情节不同。按情节你来发挥技巧,还在技巧上面,就比如刀马架就唱刀马,是爱情的就唱爱情,就是软的,是兄弟感情的那就唱兄弟感情。”
平时在表演中,除了有选择地表演传统曲目,对于现代曲目,沭阳县曲艺工作者协会的成员们也积极寻求题材上的创新,展现家乡的变化。近年来,协会表演的《学好第四卷 喜迎二十大》、《团结一心送瘟神》等都成了周边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名篇。77岁的张法言,也依然坚持工鼓锣公益演出和非遗传承,带徒传艺。
张法言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对工鼓锣传承工作,做出贡献,希望几百年以后还能发扬光大,我也正在做这个工作。”
沭阳县曲艺工作者协会会长李书荣说:“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把这个文化传承一定要搞好、搞实。从老艺人口中,把他一生所学的节目,想方设法写下来,让下一辈好继续传承。”
曲艺人们用一生的热情表达对非遗文化的喜爱,也用创新将时代精神融入到经典传承中。有大家的这份坚持,宿迁曲艺也正走上“花路”,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