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3.5米巨幅老照片 记录父亲的“青葱岁月”

2023年05月05日08:33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0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在宿迁市沭阳县居民仲红兵的家中,有一幅老照片,记录着他的父辈在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在5月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跟随仲红兵,一起回顾老一辈那段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

  “这张老照片就是我父亲当时参加共青团“九大”的照片,全长有3.5米,宽度是18公分,参加的所有人员人数是3572个,中间领导层是84人,中间前排有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我父亲当时是站在“合影”(二字底下)这个位置。”仲红兵说。

  在仲红兵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张巨幅黑白照片,纸张细腻,被保存的十分完好。照片右上角的拍摄时间是1964年6月11日,这一年仲红兵的父亲仲伯文26岁,身着白衬衫,个头瘦高,朝气蓬勃。仲伯文出生于1938年贤官镇文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凭借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而在时代的召唤下,他放弃入学,毅然回乡务农。

  仲伯文儿子仲红兵说:“当时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一个号召,要求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以他们那代人都响应号召,回到家乡沭阳县贤官镇文集村。”

  回到家乡后,仲伯文就准备大干一番。当时村里没有油坊,导致老百姓打油难、吃油难,仲伯文就带着一众青年自制生产工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兴办了村集体油坊,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村集体收入也因此有了结余。知青的敢想敢做,让文集村成为了县里的典型,1962年,中国青年报以《卖油郎——记高中毕业生仲伯文》为题,对此事进行了宣传报道。看到村里的文盲较多,仲伯文又利用家中两间老宅,开办了夜校,在这个夜校读书的青年,后来出了不少农技员、水利专家。

  仲伯文儿子仲红兵说:“这个事迹我们县委报告向市委报告,专门提到了我父亲这些事。”

  修路、挖沟、种试验田……在仲伯文的带动下,两年内村里的棉花产量从每亩300斤提高到1000斤,水稻从每亩100斤提高到600斤。知青们还带领村民利用河堤的废地,种上栗子、柿子、白果等经济果树,绵延5公里,不仅带动了集体增收,而且成为沙河滩上一道独特的风景。1963年3月,共青团江苏省委为仲伯文颁发了奖状,次年作为全县唯一青年代表,参加了中国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仲伯文儿子仲红兵说:“我父亲有一个出席代表大会时候的日记本,日记本里提到了两个十五分钟,一个就是拍照的十五分钟,当时包括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所有代表在内,总共是三千多人,从排队到拍摄完成,再到离场总共用了十五分钟,反映出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后来一个十五分钟就是毛主席出席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时候,十五分钟以后就离场了。”

  仲伯文把两个十五分钟认真写在本子上,永远地镌刻在脑海里。不久后,仲伯文被调任贤官镇文化站站长,因生活艰苦,积劳成疾,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情况,安排他到学校教书。1983年8月,仲伯文调到沭阳县原茆圩乡小学任校长。茆圩乡是黑土地,砂礓又多,路不好走,他赤脚到各个村小做调研,并编制了全乡校舍规划。1984年10月4日,年仅46岁的仲伯文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病逝后,亲属们才发现,仲伯文两个大脚趾的指甲,因长期赤脚走路已被磨掉。

  仲伯文儿子仲红兵说:“当时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家姊妹六个,个个都是比较认真的,哪怕到社会上,都是想朝人前站的那种感觉。”

  “这个幸福的会见,给了我们巨大鼓舞,增强了革命斗志,对农业劳动决心更大,扎根更深。”

  这是仲红兵在团市委举办的“五四”建团百年活动中的演讲现场,主题为“仲伯文的青春故事”,这也是仲红兵反复整理父亲遗物,最直观地讲述那个年代青年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仲伯文儿子仲红兵说:“一个觉得这件事情很值得纪念,第二也想把父亲那代人的闪光点分享给大家。”

  受父亲影响,仲红兵报考了江苏警官学院,后曾担任沭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对于后代的教育也一直要求热爱集体,清正廉洁,诚实守信。

  仲伯文孙女仲裁说:“从小到大我经常听我爸爸和姑姑们提起他的一些事迹,我也感受到他遇到困难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他能够团结带领其他同志们去钻研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还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老一辈人敢于吃苦、勇于开拓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是时代的脊梁,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列,敢为人先,勇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共: 1页   
作者:李宇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