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路”“石坡岸路” 传承宿迁历史文化
2024年02月02日08:57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在市区幸福路和黄河路中间,有两条小路,分别是书院路和石坡岸路,这两条小路不仅历史悠久,还出过许多名人,它们的路名也大有来头,《路名里的记忆》系列报道,一起来探寻书院路和石坡岸路的故事。
书院路东起幸福路,西止黄河路,路北侧是宿城区实验小学北校区,也是江苏省十大书院之一,原钟吾书院的旧址,而“书院路”的名字也因学校而来。
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张用贵说:“在康熙三十九年的时候,宿虹同知 邓之灿,他聘请著名学者杨绳武在地方建了宿迁书院,杨绳武是袁枚的启蒙老师,再后来邓之灿升职走了以后,书院就停下来了。在道光三年的时候,宿迁知县华凤喈,又联合宿迁地方知名人士,又在那基础上扩建为钟吾书院。”
书院创立后,严格按照“砥砺名节以崇品,谊通古今以知政体。”、“先立志再为学”、“静心寡欲 专注于学”等学规来教育学生,登科人数大增,使钟吾书院成为宿迁乃至苏北清代科举取士教育的支撑,成为宿迁文脉的昌盛之地。
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张用贵说:“当时(钟吾书院)在省内是十大书院之一,它规模特别大,有100多间房舍,要进钟吾书院的学生,必须是宿迁地方优秀的学子才能选进去。”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为顺应近代废科举、兴学堂的趋势,钟吾书院改为钟吾学堂,开宿迁近代教育的先河。1908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虽然在历史的变迁中,古老书院已经渐渐被现代校园所取代,但这所书院带来的影响,至今无可替代。
而另一条石坡岸路,则源于明代宿迁老地名。明万历四年,为避黄河水灾,当时的宿迁知县喻文伟将宿迁县城迁移至马陵山南麓,黄河在县城西北,被马陵山阻挡,改变流向,转了一个大弯。
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张用贵说:“黄河从西面,东西流到马陵山以后,折向南了,成南北的流向了,在地方拐弯的时候,它河水洪水冲刷堤岸,在这地方明代的时候建立个石坡进行护岸,所以叫石坡岸,再后来再从马陵山下来,一条通向黄河边的路,曾经就叫石坡岸路。”
石坡岸路不仅历史悠久,根据相关研究证明,这条路上还曾居住过清代著名才女倪瑞璇、美国旅华作家赛珍珠。而对于老宿迁人来说,石坡岸路因为连接着幸福路和黄河路,成为大家逛老城区的必走之路。市民沈女士20年前来到宿迁,她回忆起第一次到石坡岸路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居民沈女士说:“我们那时农村人,觉得一来城里边,看到这一排排楼房,比我们乡下都整齐,就感觉特别豪华。我们那时来上街,骑车子都骑那二八大杠,扭扭车是最时髦的。一到这城里看看,就这南北一条大街,都觉得很好了。”
沈女士回忆,虽然那时石坡岸路属于繁华地带,但并不似如今这么宽阔。现在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改建,这些老路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