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路路:勇于在“猪粪里淘金”的80后“新农人”
2024年09月07日08:58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在宿迁经开区,有一名勇于在“猪粪里淘金”的80后“新农人”——姚路路,她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敢打敢拼的韧劲,探索出了一套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生态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上午10点多,姚路路忙完一些审批手续报备工作,便返回了合作社。由于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9月份开始,姚路路的合作社将新建4座单体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的花卉大棚。
建筑工人丁前军说:“姚总可以说是个女强人,对待合作社里的工作非常认真细致,这几天只要有时间,她都会来现场督促我们的建设工作,给出具体意见,争取早点完成投产。她人也挺好的,给我们农户提供就业机会。”
建筑工人刘井中说:“我就是本地人,姚总给我们提供工作机会,对我们还是很好的。对于工作,她还是比较认真的,建设生态园,都是搞得不错的,天天过来。”
1984年出生的姚路路,现在是宿迁经开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2007年,23岁的姚路路返乡创业,创办了一家小型生猪养殖场。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行业,姚路路俯下身来一点点钻研,勤学善思的她也从“门外汉”成长为生猪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当时我们的养殖场正常一年的出栏量,生猪最多的有接近两万头的规模,我们在养殖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养殖场的粪污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时间久了,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生猪养殖产生的粪肥之所以没被有效利用,根本原因在于种养脱节。顺着这个思路,姚路路带领团队自主创新,采用自制浮床,将水芹菜、空心菜等蔬菜直接种在水面上,并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沼液作为营养液,通过科学配比,输送到种植塘,供植物的根系吸收。同时在水里放养鱼类,开创了一套绿色低碳的循环生态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简称“渔樵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今年我们又创新地想到了利用畜禽沼液去培育木本花卉,也是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生态环保与农业创新相结合的生态产业之路。”
在创业成功的同时,姚路路也不忘总结生产经验,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还帮助全国各地多家养殖企业,进行配套建设,消纳粪污,推广循环利用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目前,我们渔樵合作社除了自建的12处基地以外,我们与全国200多家养殖企业也建立了合作的推广模式,我们去年的年产值也超过了3000万元,每年可以解决500万头育肥猪的粪污处理难题。”
去年,姚路路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去年,姚路路提出了《关于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因为我们合作社大多数是位于乡村,人才的“外部引进”困难重重。因此,合作社也是调整思路,树立以“内部培育”为主的人才战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内部人才的挖掘与培育上,真正让我们“土专家”、“田秀才”能够在合作社大显身手。”
人才要培养,也要留得住。姚路路认为,想要留住人才,更全面、系统的激励机制和更贴心的福利待遇必不可少,建议提出后,省、市两级政府非常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像我们宿迁市的很多乡土人才的传承示范基地、大师人才工作室的评定,包括一些项目资金的扶持。这期间,我们合作社也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乡土人才。”
去年,姚路路关注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此,姚路路在百忙之中,积极走访周边乡村,提出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促进强村富民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因为我自己在农村生活了有近20年了,这20年间,我也发现了,我们整个农村的人口也往城市里面去转移,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闲置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宿迁在改革方面也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在这方面,为咱们老百姓提一些建议上去,这样我们就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姚路路始终将基层群众的心声和冷暖记在心间。要进一步扩大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范围、建立利益分配机制,等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走访,姚路路将一件件凝聚民意的代表建议,提交到全国人代会上,经相关部门办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村民王雪红说:“我觉得姚总每次代表我们农民去北京开会,提出来的意见都非常好的,内容都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政府也会有专门的人员给我们农民做技术培训,鼓励我们加入合作社创业,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
全国人大代表 姚路路说:“接下来,我也将以更加坚强有力的步伐去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去推动我们整个乡村的全面振兴战略在基层全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目前,我最关注的话题,包括我们在履职过程中也有了解到,整个农民流转土地的年限,包括环保问题,还有教育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下一年会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