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第一代”选民证 讲述中国的民主故事
2024年09月20日08:33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在宿迁市湖滨新区井头街道一户居民家中,珍藏着两份极具历史意义的证件——1953年的两张选民证。这两张泛黄却保存完好的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也承载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记忆。
9月18日下午,在宿迁市档案馆,73岁的吴成良携带两张1953年的选民证来到现场,想请专家鉴别。
市民吴成良说:“我感觉两张选民证是我们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一个红色的历史见证,当时的选民有选举权,选出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国家,这个恰恰就是一个凭证嘛。”
吴成良是一名机关退休干部,也曾是一名人大代表,他的父亲吴长和、母亲沈桂芳都曾是医生,这两张选民证正是父母当时参加选举大会时发放的。选民证长约11厘米,宽约8厘米,上面清晰地印有姓名、年龄、性别及注意事项,还盖有“宿迁县釜山乡选举委员会印”的大红印章。70多年来,这两张选民证被吴成良及其家人视为珍宝。
宿迁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佘素华说:“这两张选民证,拿到手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到当时人民群众参与选举那种热烈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两张纸从做工和印制方面,都令人震惊和惊喜。首先用纸非常地考究,当时叫连史纸,和宣纸是差不多的,质地非常得好。再一个,它书写是用毛笔书写,写得非常规整和工整,印章相当于当时的官印,方形的官印很大气、厚重,也端庄。”
现场,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佘素华表示,这两张选民证能保存如此完好,实属罕见,但最重要的是,其价值意义非同一般。
宿迁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佘素华说:“在我看来是个无价之宝,第一代选民证,标志着我们人民群众由过去当牛做马,现在叫当家做主,是一个资格证书。选举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一项权利,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再由代表选举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个最终的目的。所以,这两张选民证保存的意义很大,它的政治价值、它的历史价值、它的观赏价值都很高。”
1953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民主法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提供了法律基础。吴成良的父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拿到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代选民证。
市民吴成良说:“母亲回忆起来总是激动不已,她讲选举第一天,乡亲们早早就起床了,像过节一样,从四面八方赶到选举会场,会场当中搭着彩棚,周边插着红旗,高音喇叭还放着《陕北牧歌》,高亢嘹亮。”
宿迁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佘素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不论种族、信仰、文化程度,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所以,当时拿到这个选民证是非常荣耀的,也是非常崇高的。”
1953年的普选,全国有近3亿人参加,选出了基层人民代表560多万人。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成立。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吴成良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从1993年开始,经过民主选举,他先后作为县、市、省三级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么多年来,吴成良经历了很多次民主选举,家里收藏的选民证也越来越多,他都细心保管着。他说,现在民主选举参与人越来越多,民主权利也越来越广泛。
市民吴成良说:“新的一年全市民生项目,要由人大代表去经过广泛的调研,经过走访,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把它集中起来。在当年的年底,对第二年要实施民生项目部集体进行票决。这个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如今,这两张选民证已经历经71年的风雨,吴成良计划后期将它们捐赠市档案馆,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留下“印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宿迁市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副处长石玄军说:“历史虽然无声,但是档案却是有痕的。它标志着我们新中国,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大大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巨大热情。”
市民吴成良说:“我们党领导人民选择这种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制度,相信人民群众会享受越来越广泛的民主,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两张泛黄的选民证,见证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继续用好自己的民主权利,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