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社会 / 正文

32年老字号 “滚”出舌尖“团圆味”

2025年02月12日08:56   来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0

  元宵佳节将至,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作为元宵节的传统美食,手工元宵进入制作销售旺季。在市区一家菜市场,一家经营32年的老字号元宵店生意红火。走,一起探访传统元宵的制作技艺,感受舌尖上的团圆味道。

  一大早,元宵店店主王玉龙一家已经开始忙碌。浸泡糯米、炒制馅料、手工滚制……不足20平米的店铺里,传承着两代人的元宵制作技艺。还没到中午,已经有顾客上门,购买刚刚制作好的元宵。

  市民丁女士说:“明天元宵节嘛,买点回家明天吃。我喜欢吃黑芝麻和花生的,挺好吃的,他们家做好多年了,我每年买元宵也都到他们家买的。”

  要实现老式元宵“皮薄馅大”的口感,王玉龙从选料开始就独具匠心,花生要选颗粒饱满的一级品,芝麻要现炒现用,桂花必须透着淡淡金黄的色泽。这些看似平常的食材,经过恰当的火候掌控,就能唤醒最醇厚的香气。

  区别于南方汤圆的包制手法,北方元宵采用“滚雪球”古法制作。蘸水、裹粉、过筛,重复多道工序让馅料在碰撞中裹上均匀的外衣。这样做出的元宵久煮不烂,入口筋道弹牙。

  元宵店店主 王玉龙说:“就像滚雪球一样,馅料蘸上水,然后放在面里面滚,反复操作,滚圆就可以了。大约要过五遍水才能成型,它不是湿面,它是传统的干面滚的,很有嚼劲,还不显得腻。”

  元宵成型后就能下锅煮了,沸水中的元宵三次浮沉,便是最佳赏味时刻,这时半透明的外皮包裹着流淌的馅心,升腾的热气里,氤氲着千家万户的团圆期盼。十五元一斤的亲民价格,也让这份手工美味持续温暖着街坊邻居的元宵节记忆。

  元宵店店主 王玉龙说:“有五六年了,卖得都是15块钱的,没随便涨价。因为是手工的,制作过程比较慢,有时候从早上6点,到夜里12点还在滚元宵。”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王玉龙这份坚守传统的匠心难能可贵。手工元宵承载的不只是美味,更是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和对团圆的期盼,也让我们在元宵节,找回那份温暖的烟火气 。

总共: 1页   
作者:高鑫茹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