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农技护航 宿迁各地冬小麦“喝饱吃好”迎春长

2025年02月17日08:32   来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0

  眼下,宿迁市已迎来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农技人员提醒广大农户,要加强田间管理,为小麦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上午9点,宿城区中扬镇种粮大户陈明,正忙着给麦田浇水灌溉,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为接下来的施肥做好准备。

  种粮大户陈明说:“地里现在干的很厉害,上次下一点雨,地里根本就没解渴,现在必须要我们自己灌溉。”

  陈明今年承包了7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小麦,由于去年12月以来降雨较少,导致田地干旱,长时间缺乏雨水滋润,许多小麦的叶片已经变得枯黄。

  种粮大户陈明说:“白天灌,我下午就要把它全部排掉,一点水都不能沾,灌过之后,两天过后我们开始打一次生根药。”

  种粮大户陈东的麦田已经完成灌溉工作,眼下,他和工作人员一起将肥料装入无人机携带的容器中,然后轻轻一点遥控器,无人机便迅速升空,在麦田上方灵活自如地飞行、盘旋、起落,均匀地将肥料喷洒到麦田,整个过程既快速又高效。

  种粮大户陈东说:“水上过以后,及时排水,地里面有潮度了,肥料撒进去它便于融化。用的是大颗粒尿素,一亩地撒二十斤,主要是给小麦提苗。”

  陈东介绍,以往他这500亩小麦如果采用人工施肥,需要七八天时间,而现在使用无人机,两天内即可完成施肥工作。

  种粮大户陈东说:“无人机比较快,撒肥料比较均匀,人工的话撒肥,走快走慢,或者抓的肥料多少都不一样,飞机撒的话,眼睛眨一下,一亩地就出来了。”

  今年中扬镇小麦种植面积约为七万六千亩,由于前期缺少有效降水,土壤较往年偏干,对小麦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浇水,增加土壤含水量,为后续的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宿城区中扬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国祥说:“在灌溉以后,我们及时再补充一点肥料,再一个就是疏通沟隙,把多余的水要排出去,防止再出现涝情。现在,我们旱情基本上都到了解决。”

  泗洪县青阳街道的一处麦田内,嫩绿的麦苗生机勃勃。现场无人植保机正低空飞行,精准喷洒肥料,这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保证了肥料均匀覆盖。当地农户在农技部门的建议下,结合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积极开展麦田管理工作。

  种粮大户魏贤柱说:“我们结合街道农技的建议,以及气象预报和土壤墒情,调整了追肥和灌溉时间,针对黄苗、弱苗这些地块进行补施,既保证了养分供应,又避免了麦苗旺长倒伏,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为应对气温回暖快、降水偏少的挑战,当地农技部门提前研判、精准施策,帮助农户科学管理麦田。

  泗洪县青阳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江海洋说:“对土壤偏干的地块,我们推广了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组织了技术团队,分片包干到户,开展田间巡查和技术培训,通过微信群、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传达管理要点,帮助农户科学决策,确保稳产增收。”

总共: 1页   
作者:管洪伟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