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乡村文化“活”起来 充实百姓“精神粮仓”
2025年03月26日08:56 来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乡村要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壮大文化产业实力,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群众,引发众多代表委员热议。在宿迁市,一座座文化设施正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新去处。
走进宿城区埠子镇肖桥村的剪纸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数百件名家剪纸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剪纸作品题材广泛,从村庄风景到祖国的山川河流,从花花草草到民间传统习俗。村民苏永举在参观时感慨万分,特别是看到那幅《百子图》,让他回想起了童年时代。
村民苏永举说:“里面有滚铁环的、有‘打苏’、斗鸡的这些等等。回想到童年时候,感到无比的欣慰,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也确确实实进一步提升。”
剪纸在埠子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那时,逢年过节、娶媳嫁女,家家都会请老艺人剪纸裱糊张贴,以营造喜庆气氛。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技艺,肖桥村开设了剪纸博物馆,2023年正式开放,并请民间艺人对剪纸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同时,聘请市内剪纸名师免费培训有兴趣的村民,提高其剪纸技艺。
村民耿墩楠说:“这里的剪纸作品很丰富,很精美,我们周末的时候,寒暑假都会带孩子来这边参观学习,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
宿城区埠子镇肖桥党支部副书记 圣建设说:“利用周末开展未成年人手工剪纸体验活动,已开展600余场。有效地将学前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了传承经典从娃娃抓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明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全国政协委员詹勇提出“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盛宴”,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委员也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走进位于沭阳县贤官镇文体中心的图书馆,宽敞洁净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一排排整齐的书架、舒适的桌椅,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村民蒋步根说:“以前想知道一些种地的知识,得费好大劲,现在图书馆里啥都有,照着书上教的方法,我家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这书可太有用了。”
村民刘秀琴说:“带孩子来这玩,既能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学到很多知识,又能让我自己“充充电”。”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藏书涵盖了文学、历史、科学、艺术、少儿读物等多个领域,共计31698册图书。同时,图书馆还配备了电子阅读设备,方便居民查阅电子期刊、数据库等资源,紧跟时代步伐。
沭阳县贤官镇民生事务和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 顾立华说:“在藏书方面,专门针对我们贤官的农业发展,设置了丰富的农业技术书籍专区,从农作物种植到家禽养殖,为村民们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当地政府积极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分享生活感悟,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书籍的理解。
沭阳县贤官镇妇联主席 李黎说:“去年开展的各类主题阅读活动达30余场次;今年以来我们在每周六常态化围绕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还有非遗传承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吸引周边的更多居民走进图书馆,慢慢爱上阅读。”
截至目前,宿迁市共有50家空间入选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今年,还将进一步推进复合型文化空间服务提升,以多元、多样、精品、跨业态的服务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