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徐州: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铸金“彭”

2019年03月29日08:27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作为老工业基地,百年煤都徐州曾有天灰、水黑、房裂、山秃、地陷的生态之殇。为补齐生态欠账,徐州转变思路,走起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老工业基地和生态经济完美邂逅,绿色彭城,成了流金淌银的富民之城。

  记者 张紫静:湖阔景美、绿林成荫,您能想到我身后的这个潘安湖,在几年前还是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区吗?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潘安湖的生态修复治理,已经成为全国典范。

  潘安湖所在的贾汪区,是一座百年煤城,因煤而兴,曾让当地村民率先过上了富裕生活,但也因煤而困,13万多亩土地因采煤沉陷、环境十分恶劣。2008年,我省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作为徐州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贾汪潘安湖区域成为首批重点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地方之一。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贾汪分局耕保科科长 王晓侠:综合理念就是一个生态治理,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复垦、生态景观再造、生态公园建设四位一体,四位一体也就是体现了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塌陷区摇身变成了景区。

  2017年12月1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贾汪区视察时,为贾汪的生态转型点赞,从“城市伤疤”到绿地公园,潘安湖引来了人气也带来了财富。

  记者 张紫静:大家看我身上挂的这个针棒香包,是不是简约中透露出大气,作为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香包伴随着潘安湖生态治理、从绿水青山中开发出来金山银山。

  在潘安湖景区门口的特色小商品一条街,8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王秀英,正在工作间里缝制香包,自从总书记为非遗“捧场”后,全国各地的游客便蜂拥而至。

  去年10月,马庄村在原来香包制作的基础上,扩建了2000多平米的香包文化大院,三百多名当地村民加入到了香包制作行列,马庄香包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村民致富品牌。

  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香包大院负责人 厉慧卿:我们现在就是将马庄与旅游相结合,以这个产业的模式发展,把全村会做香包的老百姓全部都聚集在香包文化大院。2018年我们销售额已经达千万。

  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党委书记 孟国栋:总书记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们这个生态转型,我们做旅游,现在马庄在做这个文旅融合,去年我们马庄村的产值1000多万,村民人均能够达到21000多,收入比以往要有明显提高。

  文旅结合,生态修复让马庄人从靠破坏生态赚钱、到靠生态环境致富,不仅如此,近年来,徐州还积极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让更多的人吃上了生态饭。

  记者 张紫静:在姚庄村,这里的村民已经有近30年没有种过粮食了,那他们靠什么生活呢?靠的就是我身旁的这些树,银杏。别看现在是光秃秃的一片,但等到深秋世界这里将会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他们将在这里,观银杏叶、品银杏果。

  地处邳州市三十万亩银杏林海中心的姚庄村,1988年就开始种植银杏,生态环保、经济效益高。每到秋季,金黄的银杏叶鲜明亮眼,逐渐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当地村民也从过去的卖树、卖叶、卖果,演变成了卖风景。

  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党支部书记 冯刚:确实银杏可以说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环境。我们这个时光隧道景区每年接待人流量、游客、人次都要超过300万人。

  在政府引领下,当地还大力开发银杏食品、保健品、工艺品、化妆品等30多种银杏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社20多家,实现银杏一二三产贯通发展。

  邳州市铁富镇党委副书记 高永:都说银杏浑身是宝,银杏叶子可以卖,银杏是可以提取银杏黄铜,银杏果可以加工产品可以卖。最贵的时候银杏果卖到30多块钱一斤,我们现在家家户户的房子盖的都很好,都是百万元户。

  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富民,伴随着“生态版图”越做越大,徐州在“绿色跑道”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去年,徐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55.2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增速居全省前列。毗邻而居的宿迁,底子更薄、但生态资源却更为优越,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向生态要效益,年轻的宿迁大有可为。

总共: 1页   
作者:张媛 ,吴兆刚 张浩 张紫静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