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看发展 1-5月宿迁农业收入增长9.16%
2019年07月28日08:25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今年以来,在六增六强发展思路指引下,宿迁全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今天的系列报道《绿意盎然看发展》为您播出第四篇《田园农歌 绿意富民话秋实》。
“我们这个品种来自新西兰,管理技术是荷兰团队的,灌溉采用的是以色列的灌溉系统,全都是国际最先进的。”丰沃集团技术员 于世宁 说道。
不仅是种苗、设施、团队来自不同国家,在洋河新区斯味特果品产业园,来自国内外的五个公司还组建成中国首个苹果俱乐部,打造集品种授权、种苗培育、技术支持、果品销售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生产模式。
“所以我们的5家俱乐部,从产品的研发到销售是一个闭环。我们公司所有种植的苹果品种是经过SVM授权的。”斯味特洋河果品产业园总经理 刘卫 说道。
据了解,斯味特果品产业园计划在洋河新区投资11亿元,目前已种植苹果树两千多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单体面积超过万亩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矮砧密植模式果园,是中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板。同时,公司还与当地村居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种苗、技术,回收果品,收益反哺村居和当地农民,每人每年分红6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
通过“产业兴农、产业富农、产业强农”来带动农业大发展。目前洋河区已建设高效农业5万亩,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洋河新区坚持以“高端、特色”农业产业为突破口,在“求精、求特"上下功夫,用洋河速度服务项目的快速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 吴羡 说道。
高科技让进口水果入驻宿迁,同样也让渔业养殖步入快车道。
记者 黄星月:大家看我身边的这一个个流水槽,这就是我们鱼苗养殖的核心区了。别看一个槽口只有110平方米,但是经过高科技的介入之后,每个槽口的养殖量高达10万尾,相当于普通鱼塘20亩的养殖量。
原来,位于宿豫区关庙镇的华晨生态渔业现在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流水槽养鱼模式,流水槽里养鱼,在流水槽之外的水质净化区,通过有净化作用的鱼类对水质进行净化,同时在水面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来进行水质净化。是实实在在的“大池养水 小池养鱼”的模式。
“一般常规老百姓的普通塘,他一亩地只能产到一千五百斤左右,一年才卖一次鱼,像我们这个塘子,一年来讲水槽是卖两次鱼,一个水槽,一次能卖到三万多斤,这十个水槽就卖30多万斤。”宿豫区华晨生态渔业负责人 徐根华 说道。
不仅是养殖量成倍增加,因为池塘里面的水是时刻流动的,相比传统养殖模式而言,养出来的鱼在口感上更胜一筹。
“经过运动,鱼的肉质就比较好,比较紧,这是一个第二个在这个循环水养殖,他没有泥腥味,口感吃起来就比较好,在市场上售价也比较高。”宿豫区华晨生态渔业负责人 徐根华 说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六增六强”指引下,全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9.7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9元。全市农业正实现由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分散农业向规模农业、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的快速转变。今年,我市继续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5月,列入监测的60家农业龙头企业,累计销售收入91.46亿元,同比增长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