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携手孕育专属人才 宿迁出台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十条措施
2021年03月21日08:27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职技院校是企业的“人才工厂”,企业是职技院校的“人才市场”。为了破解宿迁市当前面临的,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不匹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高等问题,近日,宿迁市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让职技人才投入本地企业的怀抱,携手走向宿迁产业强市的美好明天。
3月19日上午,在淮海技师学院的实训基地,记者看到学生正在进行实训,学校通过有针对性的计划教学,每年为宿迁各大企业输送2000多名技能人才。
在淮海技师学院,学生们不是在模拟线上细心操作,就是在认真聆听老师讲课。近几年,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开设了机电、数控、模具、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25个专业。
“我们也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我们的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匹配度要达到80%以上。”淮海技师学院院长张兵营说。
产业专业精准匹配,正是宿迁市出台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头条内容,《措施》鼓励支持围绕“6+3+X”产业发展需求和20条产业链重点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全市职技院校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匹配度达75%以上。光伏新能源是宿迁市的主导产业,在宿迁经开区,刚刚落户的阿特斯阳光能源一期已经投产,淮海技师学院立即跟进,今年将开设阿特斯冠名“光伏班”,学员毕业后直接上岗。
“未来总体的用工规模大概需要四千人的规模,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供应阿特斯的用工需求。”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HR经理金善利说。
像“光伏班”这样的订单班,《十条措施》提出,宿迁全市职技院校年开设“订单班、冠名班”200个以上,培养、输送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此外,为了培养宿迁“专属”的大国工匠,宿迁市也拿出了真金白银,《措施》提出,经认定的“订单班”,给予院校每班每年1万元补助;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0%、75%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500元/人、2000元/人标准奖励。
“通过调动政府部门、企业、职技院校三个层面积极性,保障技能人才扩量提质。”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陈金全说。
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让人才输出无缝对接企业需求。据了解,通过产业专业精准匹配、扩大技能人才供给、深化校企融合培养、建设产教融合型示范企业、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输送、保障重点企业阶段性用工、实施本地就业考核激励、优化企业用工环境这十条措施,目前宿迁市的职技院校中,淮海技师学院和宿迁技师学院已经和阿特斯阳光能源、京东物流、聚灿光电等67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冠名班59个,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000多名。这些宿迁专属人才将为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在推进这项政策落细落实,我们一个呢,就是要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定期会办相关问题。第二要突出重点,近期我们将与重点企业建立二级学院。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来营造,支持产业发展,崇尚技能人才这样一种氛围。”市人社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考鉴中心主任张永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