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做足酒文章 “酿”出酒都“金字招牌”
2024年07月29日06:50 来源:宿迁广播电视总台
建设“中国酒都”,是宿迁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提升宿迁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宿迁市从水权改革、酿酒原粮种植到强化服务保障,出台一系列举措,不断壮大企业梯队,全方位保障“中国酒都”建设持续加速。
见习记者陈梓瑶:“都说好水酿好酒。我现在是在乾隆江南的绵芝345酿造车间,我身后工人们正在进行摊凉堆积、装甑、馏酒,而这些环节,都必不可少洋河优质地下水。”
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松说:“我们现在地下水年入水量是1万立方,在我们生产、酿造过程当中,比如说润粮、勾调各个环节都需要好的地下水,目前我们通过,充分的地下水资源,给我们整个生产的质量,带来一定的优势,生产的成本也是大大的降低。”
洋河新区是白酒企业集聚区,拥有洋河股份、乾隆江南等大小酒企99家。地下水作为酿酒的必要原材料,其治理与保护直接关系到白酒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然而酒产区地下水一度严重超采,境内众多酒企地下水取用受到严格限制,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难题。为了保证酒企合法用水需求,2020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地下水水权交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同年12月,市洋河新区达成全国首例地下水取水权交易,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提优措施节约地下水资源约20万立方米,由市洋河新区国有水权公司宿迁德源水务有限公司回购,其中5万立方米用于地下水回补,其余15万立方米分配给辖区内43家小酒企使用。这一交易不仅解决了酒企的取用水难题,还为全国地下水管理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市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水利科科长金学龙说:“数据显示,2023年我们洋河新区超采区,深层地下水平均深度是33点97米,较2022年同期上涨1点62米,2021年同期上涨了2.55米,超载区地下水水位上涨非常明显。”
地下水水权改革,让企业的成长束缚得以释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也是我市不遗余力推动“中国酒都”建设的缩影,从好水、好粮到包装、设计等产业配套,我市全力推进酿造(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市累计建设酿酒高粱生产基地3.3万亩,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酿酒专用高粱种植面积达 12万亩。宏亚包装等配套产业项目陆续投产,市内包材供给率超40%。
江苏汉匠坊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振东说:“我们不论是用水、用粮还是包装配套,在宿迁就可以就可以满足,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了便利,降低了成本。我们计划两到三年原酒产能达到5000吨,产值过亿。”
建设“中国酒都”,做强白酒产业。近年来,宿迁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酿造(酒)产业确定为全省30条优势产业链之一的机遇,全力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宿迁“中国酒都”建设的意见》
着力构建“一主一核一副多极”大酒都格局
实施特色酒都建设工程,将酒都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工程年度建设计划, 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80亿元,洋河大道、酒都公园、金樽坊酒街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行,酒元素与城市深度融合。
育成江苏省首个散穗型酿酒专用糯高粱新品种“迁酿1号”,改变主要酿酒原粮国外进口历史。
率先突破白酒香型分类传统,掀起白酒行业技术革命,“绵柔型”作为白酒的特有类型被写入国家标准。
连续5年举办“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酒都魅力不断彰显。
启动编制《宿迁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宿迁市第二梯队中小酒企培育计划》。支持洋河股份做大做强的同时,引导中小酒企各具特色、错位发展,聚力打造“1+N”酒企舰队。
全方位打造酒企更优、酒都更美、酒韵更浓的中国白酒之都。
市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杨国民说:“围绕‘中国酒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世界绵柔型白酒发展引领区’两个发展定位,以规划为引领,项目化推进52项重点工作。突出以特色酒庄建设为抓手,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全力构建特色酒庄集群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全国白酒酒庄建设示范区。”
改革助力、政策支持。去年,全市酿造(酒)产业实现产值488.6亿元,实现了酒产业产值三年平均增速约10%。到2025年,白酒产能力争达到35万千升、啤酒产能达到80万千升,酒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