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农闲人不闲 新型农民上岗忙
2024年11月25日06:39 来源:宿迁广播电视总台
夏秋忙两季,天冷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的生活写照。但如今,在宿迁市的广大乡村,放下锄头的乡亲们拿起手机、走进厂房,在广袤的乡村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冬忙图”。
近日,在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电商共富产品展销专区,村民刘玉凤摇身一变,成了带货主播,帮忙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成了她的新农活。
村民刘玉凤说:“我们直播间就是根据当地农户生产的一些农副产品进行销售。最近双十一带货销量还是不错的,产品还在陆续去增加,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小小直播间连接大市场。每当农产品上市时,顺兴河社区就组织团队把农产品从田地头“搬到”直播间,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下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农产品搭上“云快车”,把好收成变成好收益。
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居民韩永才说:“我们的葡萄、蔬菜、水果都能直接从网上销售,老百姓用不着卖菜愁了,能好销售,增加我们老百姓收入。”
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党委副书记殷利说:“我们就通过直播这块,社区的一个渠道帮助他们进行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到八万元左右。”
电商助农、产业兴农,为了让更多农户在农闲时节能增加收入,泗洪县各村居社区则通过组建联合党委,统筹推动、创新实施“家门口小工业”强村富民工程,累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00余万元。在泗洪县瑶沟乡官塘村与周塘村交界处一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内,四十多名村民在忙完农活后来到这里,当起了产业工人。
泗洪县瑶沟乡官塘村居民潘克兵说:“在家门口上班,在厂里面三四千块钱一个月。家里面又种了一点地,忙的时候回家帮帮忙。家里有这两份收入,我感觉是挺好的。”
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不鼓,是衡量乡村振兴成色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宿迁市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防返贫、兴集体、富农民”,依托项目创新联农富农机制促进共同富裕,把原本的农闲时节变成了增收充电的“农忙时节”,带活了乡村经济,带动了乡村振兴。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79元,三年增长26.8%;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