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变“良田” 宿迁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460万亩
2025年03月26日08:26 来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作为农业大市,宿迁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提单产,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仲春时节,走进泗洪县瑶沟乡秦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作业,疏浚沟渠、浇筑混凝土,一片繁忙的景象。该项目计划建设配套设施73个,以及水泥路、斗渠、农渠等近20公里。
项目监理 叶满洲说:“现已完成配套80%施工,渠道施工完成20%。项目为完成合同工期要求,保障农业生产,现项目安排工人32人,机械8台进行平行施工,每组平面有专业管理人员监督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合同工期按时完成。”
据了解,秦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实现项目区田地平整肥沃、提高农田防护能力,充分满足项目区范围内农田的灌溉需要,发挥水利工程为农业服务的作用。
泗洪县瑶沟乡秦桥村党支部书记 陈宝刚说:“我们秦桥村共有耕地面积9200多亩,项目全面建成后,可以形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解决了农田灌溉的缺水难题,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升了灌溉效率。我们也将加强水利设施的管护与合理使用,进一步增加农民生产效益,为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长期保障。”
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系列硬招实招陆续出台。在宿迁经开区,当地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实施“千亩良田”项目,由村集体、村干部共同出资成立劳务有限公司,实行“支部牵头、齐抓共管”,通过高标准、规模化,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宿迁经开区南蔡乡陈圩村党支部书记 顾信杰说:“村集体可实现土地流转2000亩左右,2025年预计可为集体增收超150万元。”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市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6.8万亩。在此基础上,宿迁市还实施农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1%,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68%,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3.9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74.2%。全市亩均产粮能力提高50公斤以上,近十年累计增产40余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