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09:16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以往,每到下雨天,宿迁市区的几处低洼路段都会开启“看海”模式,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多困扰。近年来,宿迁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改建,成功实现雨天蓄水、晴天排水,前段时间还成功入围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近日暴雨天气的考验中,城市排水系统到底表现怎么样呢?
在宿迁市区卫生路一处路段,经过了一整天的强降雨之后,这里的路面依旧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一点积水,但在以前这里却是城市内涝最严重的位置之一。
“以前这条路只要一下雨,这个半坡的水都下来了,到这儿水都积着下不去,这些车走这边水都溅多远的,雨下大了水都能漫到台阶上。”市民曾先生说。
宿迁钟吾医院片区、幸福南路片区、九鼎公园片区、文汇巷片区等25个易涝点,在此次强降雨中,均无内涝情况出现。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要归功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所谓“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此次暴雨天气中,“海绵城市”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们在市政道路、公园、广场、居住小区里面因地制宜的设置高位雨水花坛、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措施进行雨水的削减利用,设置雨水积水池,便于后期雨水的利用。”宿迁市住建局城建处负责人丁利说。
等到雨停后,在需要时把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具有良好“弹性”,像海绵一样会“呼吸”。
“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入城市周边河道,绿地公园等海绵体吸纳的雨水,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园广场内的水体景观,另一方面,待天气晴好后作为绿化苗木的浇灌用水。”宿迁市住建局城建处负责人丁利说。
城市的“海绵”既包括河湖、池塘、湿地等水系,也包括绿地、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三年示范期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至可应对24小时200mm的降雨量,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内涝积水区消除比例达到100%。下一步,宿迁市将按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城市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河沟治理等项目中,主动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补齐短板,显著改善城市水环境。”宿迁市住建局城建处负责人丁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