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咨询首次参加质量月“三进”活动 车内空气质量成焦点
2019年10月09日10:5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日前,由市场监管总局主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承办的2019年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教育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店嘉园社区启动。《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车内空气质量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当天一大早,北店嘉园文化广场就开始热闹起来。来自18家技术机构的技术专家,先后到达现场进行相关布置。一幅幅设计醒目的消费提示展板,通俗易懂;一叠叠印制精美的安全知识手册,即将现场免费发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社区居民就纷纷来到活动现场,在各个展台前驻足观看展板及相关宣传材料、热切询问各种心中疑惑。
上午10时整,活动启动。主办方代表、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负责人首先致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更加需要广大消费者的加入,共同筑牢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防线,实现消费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
启动仪式过后,便是丰富多彩的咨询活动。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
活动现场。李方摄
在活动现场,参加咨询的单位,都是涉及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技术权威机构,在各自展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实物对比展示、播放视频资料等方式,宣传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解答消费者日常消费疑难,宣传市场监管系统在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消费品生产“同线同标同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在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展台,人头攒动。两名经验丰富的珠宝玉石质检师和贵金属检验人员,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并帮助他们鉴定各自带来的南红玛瑙、翡翠、蜜蜡、琥珀、足金手镯等。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北店嘉园社区居民讲解家电检测及使用安全方面的知识。
珠宝质检师为社区居民鉴定、答疑。李方摄
在众多展区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展位,尤其引人注目。因为,汽车项目咨询,参加质量月“三进”消费教育活动,尚属首次。
在中汽中心展区,消费者看着汽车生态质量相关宣传,对“车内空气质量差是不是真的可以引起疾病”问题十分关切。
“确是如此。”来自中汽中心汽车生态评价管理中心C-ECAP技术专家非常肯定答复说,“车内有害挥发性成分中的苯与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是可致癌物。当驾乘人员长时间停留在空气质量较差的车内时,将会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
专家以深入浅出的表述介绍说,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主要由汽车零部件和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造成,主要包括汽车使用的织物、塑料和橡胶部件、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密封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添加剂、助剂等挥发性成分。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C-ECAP管理中心技术专家,为消费者解答汽车生态性能方面的疑惑。李方摄
中汽中心C-ECAP技术专家介绍说,很多消费者对于车内气味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有异味就等于有害”,实际上,车内空气质量,不能仅凭有无味道来判断是否合格。由于物质的特性,很难有新车在制造出来完全没有气味,即便闻不到异味,并不代表车内空气质量合格。同样,有异味也并不等于有害。因此,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严格执行。市面上常见的手持式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等自测手段(自行购买市面上售卖的手持甲醛检测仪等),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较大,测试结果与真值相比偏差较大。建议消费者参考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结果。
从中汽中心展位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常识知之甚少,但一旦意识到车内空气质量相关隐患,则表现出高度的关切。因此,消费品质量安全教育工作,对促进消费者了解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主动参与到质量安全社会共治中,倒逼企业提高消费品质量,让消费者享受高质量产品,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