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高效 节能 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变革
2020年12月21日10: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楼板、楼梯、阳台等大部分房屋构配件在工厂提前进行标准化生产,再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十几层的住宅楼主体结构还没有封顶,蓝色的脚手架上仍有工人在作业,楼下已经开始铺设地砖……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装配式建筑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其穿插式施工不仅可使项目施工周期大大缩短,而且建筑标准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的优点使其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可促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
在过去30年,建筑业高速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传统建筑方式的粗放、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质量不可控,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瓶颈。在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总纲领下,迫切需要建筑业积极转型发展。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看来,装配式建筑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还能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当下建筑业转型的重大变革。
刘东卫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是以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为模式,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整合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场装配等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简单来说,装配式建筑就是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在现场进行直接组装。一栋建筑,大到上海中心、国贸三期,小到自家盖的两层小楼,其最基本的组成部件无非是基础、柱、梁、楼板、楼梯等几个主要部分。要实现建筑各构件的现场组装,前提条件是这些构件必须提前在工厂生产好,简称预制。所以很多时候,装配式建筑又被称作为预制建筑或者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建筑行业重大的技术变革,早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而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能耗高、机械化水平低,每年产生逾30亿吨的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不可降解,建筑行业亟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
全国范围尚未普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绿色建筑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能耗和建筑废弃物方面,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具有明显优势。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仇保兴指出,普及绿色建筑的捷径是发展装配式住宅。从资源消耗水平上看,预制装配式住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砂浆、木材、保温板及其他材料用量上。
数据显示,预制装配式建筑能源消耗较传统建筑减少35%,废弃物产生量减少27%,跟现浇建筑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与传统方式相比,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工期更可控且生产效率远高于手工作业,可缩短约1/4的施工时间。”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评价说,“在造价方面,装配式建筑随着技术的成熟、产业化的形成,特别是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要比现在低。比如有些国家的装配式住宅成本,大大低于传统建造方式。”
虽然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制造迎来机遇期,但其发展还要经过市场考验。文林峰认为:“由于成本及观念认识等原因,装配式的工业化制造尚未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与社会缺乏建造方式转型的内生动力,目前装配式建筑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产业链资源待整合优化
不可否认,我国装配式建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跟以往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但目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依旧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一些业内人士不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将装配式建筑盲目等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短期采用的大板建筑;第二个误区是有些人认为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不像整体现浇那样安全可靠,其实我们的技术标准是完全按照现浇的理念来设计的,早已通过技术的优化、改进,产业工人的培训,以及体制机制、监管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安全和质量问题。”文林峰表示。
与此同时,在文林峰看来,目前整个建筑业,工业化、产业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思维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过去的设计、生产、施工、采购等完全都是割裂开的,非常不利于工业化建造。“只有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力度推进工程总承包,整合、优化全产业链资源,把产业链串联起来,让各个环节有机衔接,才能发挥出装配式建筑的综合优势,使工程建设实现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
在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方面,刘东卫指出,要发展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集成技术体系,建立以房屋建筑为最终产品的技术思维,同时要有与技术体系相适应的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与主体结构技术相适应的预制构建生产工艺;一整套成熟适用的建筑施工工法;切实可行的检验、验收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