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心消费 / 正文

金融服务岂能“默认”?

2021年05月15日10:20   来源:中国消费网

  借钱就送会员、完成借款就得8.88元红包、开通月付就可以领券……一些APP正以这样的名义借钱给你。为此,有知乎网友调侃称“原来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也收到了这样的领券优惠。体验后发现,在互联网平台送券外衣下,隐藏着一个获取个人信息的借款入口。一旦点击同意领取,个人征信、通讯录等个人隐私信息就将被互联网平台获取,并且会被开通月付、借款等金融服务。

  8.88元红包的诱惑

  5月2日,记者在某店铺购买了一份食品,微信扫码支付了34元。支付完成后,手机页面上出现了“微信里的消费补贴8.88元,现在领取直接存入微信零钱”字样。

  看到“8.88元”的大写红字,记者点击了绿色的领取按钮,随后进入一个微粒贷页面,显示免息借钱1元,点击“下一步”完成借款可得8.88元红包。页面上还有个详情及协议,但需要点击后才能看到内容。记者直接点击了“下一步”进入正式的借款页面。根据页面信息,本次借款金额为1元,期限一个月,年化利率为12.775%(本次免息),借款用途为个人日常消费,合同及贷款发放人后面显示“查看”。而在最下方,又是醒目的“下一步”按钮,点击后就完成借款,可以领消费补贴了。

  眼看8.88元唾手可得,记者停止了点击“下一步”,而是点击了“查看”,手机页面上随即出现了额度合同、个人征信授权书、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委托扣款协议书、微众银行隐私政策、微信扣款授权确认书和贷款发放人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也就是说,如果记者直接点击“下一步”,就等于同意了上述协议。

  APP花式借钱给你

  “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身负巨债。”消费者王女士对记者说,当下各种热门的APP,从外卖到出行,从视频到办公,尽管功能各异,但却都能贷款。

  果真如此吗?记者打开了手机上常用的爱奇艺APP,随后该APP上弹出一个广告,称“限时,免费送1个月爱奇艺会员”。看着大大的VIP卡片,记者点击了“立即领”按钮,随后手机进入了爱奇艺小芽贷页面。最上方是“免费领1个月会员”的大字,下面显示“最高额度30万元,年化利率低至7.2%”,再下方是“借款就送,会员实时到账”,最下方则是醒目的“免费领取额度与会员”字样,该行下方用浅蓝色小字注明“点击按钮表示阅读并同意 平台服务协议 用户授权协议”。点击后,进入到确认个人信息页面,填上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可以领额度了。

  不仅视频软件,生活类APP也有同样的套路。记者在美团摩拜单车页面看到一则优惠信息:“您有28元红包待领取”,下方小字标注“开通月付,消费满88元再领88元红包”。点击“立即领取”,进入到“美团月付 先骑后付”页面。在点击“开通月付并领取”按钮下,有一个 “我已阅读并同意《美团月付授信付款合同》和《美团金融隐私政策》的勾选选项,算是给了消费者一点自主权。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上述APP,能借钱的APP还包括微博、今日头条、滴滴、首汽约车、多点 、大众点评、饿了么、腾讯视频、芒果TV、QQ音乐、百度网盘、美图秀秀等,几乎囊括了网络生态的方方面面。

  放贷冲动缘于流量变现

  “我就想简简单单地叫个外卖、打个车,借钱办卡什么的就别来烦我了。”王女士很困惑,为什么这些APP近期扎堆放贷?

  对此,小米总裁雷军早在2017年的小米年会上就做出过预言:“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前100的流量巨头中,70%都开始了金融变现。在金融变现热潮裹挟下,就连曾信誓旦旦“踏踏实实做好安全领域的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 的周鸿祎也推出了360金融。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因此,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间,众邦银行连接了京东、携程、滴滴、58同城等近100家互联网头部平台,与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开展了资金合作。

  默认服务涉嫌侵权

  APP热衷放贷,看似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当下却显得不那么合时宜。央行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近年来持续走高,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央行还特别强调“不宜以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相关的暴力催收投诉也直线上升。

  除了助长非理性消费,消费者也质疑平台这么热衷放贷,哪里是领券送会员,分明是要消费者为了点小利出卖个人的征信报告。尤其是点击“下一步”即视为同意的做法,无异于窃取个人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美团月付在推出之初就因为点击“领取权益即视为阅读并同意”,导致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月付功能,从而引发大量投诉。目前,美团月付已在协议前增加了勾选选项,但爱奇艺却仍然在采用美团之前用过的操作。

  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本报记者表示,领券送会员等推广借贷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点击“下一步”即视为“阅读并同意”的做法更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受保护权。他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为了小利随意开通一些不需要的业务或者下载相关软件。

  对于不经勾选即视为同意的侵权行为,企业如何看待?本报将继续予以跟踪报道。

总共: 1页   
初审:杜亚男/二审:汤娟/终审:冯波
作者:聂国春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