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P辅助驾驶多次闪退 车主向小鹏汽车讨说法
2022年09月25日10: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小鹏P5汽车显示屏突然跳出‘交通标志识别功能不可用’‘辅助驾驶NGP已退出’‘车道偏离预警功能故障’等提示,同时车速迅速下降。”回想起自己的小鹏P5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失速的情景,车主谢先生心有余悸,“这车才开了4个多月,在高速路上已经多次失速,但4S店检测后告诉我这是正常现象,不是质量问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小鹏NGP行驶中多次自动退出
今年4月29日,谢先生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公司)4S店花23万余元购买了一辆小鹏P5汽车。提车当天,谢先生还花1.25万元购买了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包。
“销售人员当时告诉我,NGP是通过车上的多个摄像头和多个雷达对车辆周边的环境进行感知,从而控制车辆自动行驶。由于我经常跑高速公路,考虑到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我额外掏钱买了这个辅助驾驶包。”谢先生说。
但让谢先生没想到的是,这辆车随后多次出现在高速行驶状态下NGP自动退出的情况,让他很苦恼。
第一次发生NGP退出的情况是在7月4日。谢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下午,他正驾驶汽车以9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行驶在北京东南六环路上,汽车突然发出警报“请立即接管,NGP已退出”,显示屏随即跳出“交通标志识别功能不可用”“辅助驾驶NGP已退出”“车道偏离预警功能故障”“车道偏离抑制功能故障”等提示。同时,车速从90公里/小时左右迅速降到50公里/小时左右。此时,他才反应过来是车辆失速了,赶紧踩油门踏板,车辆重新起速。
事后,谢先生联系了小鹏公司北京来广营4S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可能是位于车内后视镜前面的三目摄像头脏了,导致NGP功能退出。谢先生对此提出了异议:摄像头封在框子里,人是触摸不到的,怎么会脏?
7月20日和8月5日,谢先生驾驶汽车在北京的高速路上行驶时,又多次发生NGP自动退出的情况。7月21日,谢先生曾将车开到小鹏公司北京来广营4S店对NGP退出问题进行检查。4S店工作人员告诉他,负责感知车辆状态的三目摄像头、雷达等没有问题。
8月21日,谢先生驾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上,在没有启动NGP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下,车辆显示屏突然跳出“前向三目摄像头故障,辅助驾驶功能不可用”提示,与4S店的检查结果不符。
随后,谢先生多次联系小鹏公司及4S店,对方分析了多种可能:可能是摄像头脏了,也可能是阳光照射所致,还有可能是NGP软件系统存在漏洞。4S店提出更新软件系统的建议,但不能保证更新系统后能解决NGP自动退出的问题。
小鹏称退出原因为偶遇强光
据小鹏公司介绍,NGP是一套先进的基于导航开启状态下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期间,车辆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智能辅助进出匝道、超越慢车、限速调节。NGP可以识别诸多道路物体与参与者,并及时提醒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
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频繁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小鹏公司回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称“由于三目摄像头偶遇强光干涉导致高速NGP退出“。小鹏公司还称,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三目摄像头在某角度遇到强光直射,产生盲点报错,该情况属于正常光物理现象,并非摄像头质量问题。
对于记者提出的“谢先生的小鹏P5汽车一共发生多少次NGP故障,分别是什么时间““NGP系统退出后能否引起‘道路标识识别系统’‘防车道偏离系统’故障”等问题,小鹏公司并未答复。
小鹏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直面强光的时候,汽车的三目摄像头会提示视线受阻,然后退出NGP。 强制退出辅助驾驶是为了避免驾驶人过度依赖辅助技术,在技术弱视场景下造成误判。
NGP自动退出存在安全隐患
对小鹏汽车的解释,谢先生并不认同。他认为,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位于挡风玻璃的最上方三目摄像头必然会被强光照射,如果因为强光照射就无征兆退出,那辅助驾驶系统就太脆弱了。而且,在阳光刺眼的情况下,司机视线受阻,正是需要辅助驾驶系统发挥作用的时候,强光照射就退出的设计与实际需求相悖。
谢先生告诉记者,在使用NGP系统前,车主需要学习NGP的使用规范并进行测试,只有测试通过后才能使用该系统。但学习视频和考试中都没有提到强光照射可能导致NGP退出的相关情况。
记者查看NGP的使用规范发现,其中提到遇雨雪天气、大急弯、前方有静止车辆及物体、前车急刹、施工路段等情况时,司机应及时接管车辆,并未提及强光照射可能导致NGP退出。
在测试中,涉及NGP退出原因的测试题包括“以下哪种场景不适合使用NGP”“使用NGP时,遇到以下哪些场景时,您应该立即接管车辆”“以下哪些物体,NGP有可能无法识别”等,在其答案中也并未提及强光照射。
“NGP功能只能在部分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使用,NGP毫无征兆地退出,致使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失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谢先生希望小鹏公司能够改变设计理念,尽快解决强光照射会导致NGP退出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将对此事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