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十年再出发 高质量发展之路该如何走
2023年10月23日10: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十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当下,普惠金融发展还面临哪些短板?《实施意见》又制定了怎样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介绍说,为大力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金融监管部门重点采取了构建多层次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产品服务、丰富融资增信手段、完善政策制度等措施。例如,指导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单列信贷计划等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低收入群体人身保险等保险业务;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等。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覆盖农户1.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万亿元。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呈现“增量、扩面”的态势,截至2023年8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5万亿元。
“十年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普惠金融的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更加健全。”上述负责人如是表示。
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仍存短板
尽管普惠金融十年来成效显著,但上述负责人也指出,《发展规划》实施到期后,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必要持续发力、补齐短板,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
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顾雷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资金获取依然存在一定的瓶颈限制,农村经济依然难以获得充足和及时的信贷资金。数字金融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鸿沟现象,对老年人、残疾人、新市民等特殊群体的普惠服务也亟待提升。
财经专栏作家李庚南也认为,当前还存在诸多制约普惠金融发展质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普惠金融供给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还较突出,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与普惠金融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差距;普惠金融服务同质化程度还比较明显,还无法很好地满足普惠金融重点群体多元化金融需求;普惠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尚缺乏成熟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撑,风险定价能力、金融科技水平方面还存在短板;普惠领域数字化程度偏低,在关注消费者金融健康方面尚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存在较大距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告诉记者,现有普惠金融产品主要以小额信贷、抵押类贷款为主,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主体特点研发的金融产品不足。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产品主要依靠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商业可持续性也有待加强。
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出炉
如何补齐短板?《实施意见》提出了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路线图”。
具体说来,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聚焦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健全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体现了普惠金融事业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原则,这既是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需要,也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注意到,在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同时,《实施意见》强调要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培育消费者、投资者选择适当金融产品的能力,提升数字金融产品使用能力,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要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通过全流程管控、销售适当性机制、可回溯机制、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等建设,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客观地说,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意识较为一般,更容易被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犯罪行为所蒙蔽和侵害。因此,应进一步增强金融教育方式多元化、有效性,着重加强风险认知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要运用科技和监管等手段来防范普惠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断改进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董希淼说。
乡村振兴、数字普惠成新方向
在业内专家看来,《实施意见》给未来银行、保险业的普惠金融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例如乡村振兴、新市民、数字普惠金融等。
顾雷认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让更多的小微企业、涉农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及时获得低息资金。要持续向“三农”倾斜,用普惠型信贷推动乡村特色农产品,用低利率信贷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形成以涉农小额信用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扶贫再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主体的普惠型产品,带动返乡农民工、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和科技人员到乡村创新创业,满足乡村振兴多元融资需求。
对于新市民、农民等主体,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叶银丹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涉及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流动,需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其合规运营,保护消费者权益。建议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相关政策措施可以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业务、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监管机制等。
据了解,为推动《实施意见》加快落地见效,金融监管部门将优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探索开展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评估,推进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广成熟经验。同时,对普惠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适时丰富完善和优化调整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