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都:江苏泗洪酒文化
2023年01月18日10:00 来源: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是一种古老的饮品,人们在酿酒饮酒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既是物质文明,还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生活、情感、精神密切相连,在留下无数故事的同时,也悄然间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也是酒的故乡,酒和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深的蕴涵在世界之林独领风骚,是中国绚烂的千年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篇章。中国历代重大事件和诗词歌赋中,无不氤氲着酒的醇香。《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一直飘溢着浓郁的酒香。
酒不仅是粮食精华,也是联络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中国人习惯用酒来表达热情好客,饮酒的意义远不止口腹之乐,而是以酒为依托,逐渐将饮酒升华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一种精神……“无酒不成席”已成民俗,出征、婚嫁、庆功……大事喜事一定得喝酒,酒桌上摆瓶酒,气氛就变得喜庆、热烈,酒的神韵无所不在……
泗洪是著名酒都,拥有中国名酒双沟和双洋、分金亭等数十家酒厂,盛产美酒,盛行饮酒,外地人常说泗洪“麻雀都能喝二两酒”。泗洪人不仅善饮,而且酒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要谈泗洪酒文化,自然要提双沟。“醉猿之乡日永,双沟酒镇春长”。197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李传夔在双沟镇西的松林庄发现了一件在亚洲时代最早的中新世长臂猿化石。据专家鉴定,早在1800万年前,双沟一带乃至泗洪地区就有猿人生活,这里野果累累,杂谷丰茂。猿人把吃剩下的野果和杂谷堆于洞穴,经淮水浸泡,发酵后流出酸溜溜、甜丝丝的汁液,猿人纷纷尝之,一一醉倒……这些古猿化石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双沟醉猿”,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名酒均与水土有关。双沟酒因产于双沟镇而得名,这里南临淮河,东濒洪泽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双沟是中国唯一处于湿地边上的名酒产地,也是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之一;北面是生长小麦、高粱、豌豆等酿酒作物的丘岗;双沟特有的酸性黄黏土是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沃土,成为建酒窖的最佳土壤,双沟拥有三百年以上的明代古窖池一千多条;南京大学地质系专家曾对双沟的水质进行过化验,认为双沟的水源属于优质矿泉水。双沟酿酒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002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103位科学家云集醉猿故里,进行了详细科考后,进一步论证双沟地区是“古生物进化的平台、孕育人类的胎盘、中国最具天然酿酒环境和自然酒起源的地方。”
细细翻阅双沟悠远而精彩的酒史,方能真正领略它的文化底蕴。双沟地区酿酒历史起于殷商,繁于唐宋,盛于明清。早在商周时期,双沟地区的酿酒技艺已经成熟,当地就有用酒祭神、祭祖的风俗。唐末宋初时期,酿酒业已相当繁盛,形成了“家家酿美酒,户户备佳酿”的风气。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路过泗州时,饮双沟酒后写下了“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时烛成花,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拏一笑哗”的佳句。
1732年,山西太谷县酿酒名师贺星垣外出到双沟,发现这里水甜土肥,且盛产高粱、稻、麦,便在此建起全德糟坊。后来,双沟镇相继出现“广盛”、“涌源”等糟坊。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双沟大曲”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评为国际名酒第一,荣获金质奖章。1912年,国父孙中山先生欣然为之题写“双沟醴泉”以示嘉勉。位于宿城区的周聚源槽坊生产的“聚源大曲”获得银奖。
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刘少奇、陈毅、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常驻足双沟全德槽坊。1943年,陈毅在此用双沟大曲款待苏皖边区抗日民主人士,赞扬双沟酒“不愧天下第一流”。
新中国成立后,泗洪县把双沟几家槽坊合并成立双沟酒厂,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酿酒工业会议上,双沟大曲酒荣获甲等佳酒第一名;1984年,双沟大曲被评为“中国名酒”。?
酿造好酒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千百年来,双沟酿酒工匠运用智慧和匠心,顺天时、应地利,把淮河、湿地的水土、气候和微生物等巧妙融合,提炼出独特的“二清二低、三多三长”酿造工艺。近年来,把传统工艺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持续创新,酿造工艺日臻完善,酿出的“湿地浓香”美酒,具有酒体清亮、窖香浓郁、风味协调、入口绵甜、尾净余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色风格,尽显双沟酿酒人的匠心和文化魅力。
“酒是时间的艺术”。经过千年积淀,双沟美酒越酿越醇,历久弥香。从“双沟醉猿”到双沟酿酒人,一直贯穿着双沟酒文化的历史;从明代老窖池群、宋元酿酒遗址坑、朱家槽坊旧址,到现在的苏酒头排、绿苏、珍宝坊……,都在讲述着双沟千年未曾断流的酿酒文明。
我小时候对泗洪酒的历史文化就有所了解,这都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酒量不大但热情好客,用父亲自己的话说“好酒无量”。父亲经常在家里用酒招待亲友,逢年过节,父亲也会喝上二两酒。记得那时的酒很香,家里开了一瓶酒,一个院子都是香味,所以我那时就受到了酒文化的熏陶。我曾经在家偷偷抿过酒,呛得泪水直流,很不明白父辈们为什么乐此不疲。
我再次沾酒是上高三时,班里有几个年龄较大、爱喝酒的同学。节假日,他们会弄几个菜,把我也叫上让我沾光。穷学生囊中羞涩,菜主要是素菜,我们戏称“青菜豆腐保平安”,如果有个炒肉丝,就是最好的菜了!喝的酒多是价廉物美的“分金亭特酿”或“双洋特曲”。虽然酒薄菜简,但是放松了心情,增添了欢乐。
工作以后,我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和酒打交道了,起先是喝双沟“山河大曲”,再后来是双沟“大小名玻”“红牡丹”……逐渐地,我喝出了香醇味浓,喝出了余味悠长,也懂了许多人情世故,对酒文化和历史也有了更多了解,并且也常常享受这种物质和精神文化。
泗洪属于江淮地区,是楚汉文化和吴越文化的过渡带,居民大部分是从北方迁徙而来,所以保留了北方人饮酒豪爽的风骨。自古以来,泗洪人对酒文化和礼节就很重视,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酒桌文化和酒礼规则,其核心是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旧时酒席均设于木制方形的八仙桌,每桌八人。座位以面对门和横对桌缝靠墙者为上席,坐上席的主宾一般是长辈、长者或职位较高的人,其余人按辈份、年龄等依次分坐两边,主人一般坐上席对面,便于走动为客人服务。但入席时总有一番谦逊礼让,有时甚至要强拉硬拽,方肯入席就座。现在餐桌大多为圆桌,通常有“圆桌无上下”之说,但实际上往往仍大致依方桌之意分上下。
酒席上设“酒司令”(斟酒者),由年轻、善饮、机灵者担任,一般为主人的至交、晚辈。斟酒也有讲究,须按座次顺序,最后才能斟自己的杯子,酒壶嘴须对着自己放置;要公平有度,有“酒无二斟”之说;如一壶或一瓶酒斟至某人时恰好酒尽而杯未满,则谓之“巧酒”,某人须喝了此杯,作为赏酒。
第一杯酒斟齐后,一般要待主人先说几句客套话,然后全桌举杯同饮,谓之门杯酒,一般为两杯或四杯,让客人逐渐适应饮酒的过程。敬酒时,一般是先敬上席主宾,必须全桌都敬到方为有礼;敬酒人要先干为敬,被敬酒之人要回敬,要“斟满喝干”;敬酒的杯数可协商而定,最少是两杯,也可以四杯、六杯……,但须为双数,谓之“好事成双”,现在也有革新为敬一杯的,谓之“一杯双意”。
敬酒的由头五花八门,同乡、同学、同事、同龄、同姓,甚至坐同一条板凳等……所谓酒桌之上无真理,无非是巧立名目,要陪对方喝足喝好,使酒席热闹。
所有由头都“喝”完了,如果还没尽兴,席上便会玩“杠子老虎”游戏或猜拳。猜拳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出拳时要把数字叫成祝福语:哥俩好,三星高照,四喜发财,六六大顺……直到一方猜对,输家喝酒,赢家欢呼。
有人说,酒品如人品。酒席是观察人文化、品德、性格的好地方。有人正襟危坐、不动声色;有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有人直率豪爽,一饮而尽;有人弄虚作假、泼泼洒洒;有人满嘴胡话、唠唠叨叨;有人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有人悲从心来,泪水汪汪;有人情绪亢奋,大笑不停;有人原形毕露、口吐真言……从微醺到酣畅,从寡言少语到豪情万丈,人生百态和万千世相尽情显露。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人类有了酒,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文明历史变得五彩斑斓。酒的魅力在于热情似火、柔情如水,适度饮酒,有益于身心健康;反之,醉酒不仅损害形象和身体,还会误事,甚至可能酿成悲剧。正所谓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泗洪的酒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比如,用分酒器自斟,让酒司令“退休”,不过分敬酒(劝酒),饮品种类随意,喝酒不开车,公务接待禁酒等。酒风更文明、酒德更诚实、酒礼更简洁。
现代文明社会,喝酒自当喝出品位、喝出风格、喝出风度、喝出快乐。有位学者说,酒始于智者,后世循之。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短短几句,道出了酒文化的精髓,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