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从曾从钦露酒T5峰会的发言,看露酒的“破与立”

2024年06月19日07:45   来源:酒业家团队

0

  当红包已成酒企标配,同质化竞争之下,其边际效益还剩多少?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酒企一窝蜂都去做反向红包,势必会让整体效果大大降低,最终又回到了动销难的困境。”

  酒业家近期调研发现,反向红包对于渠道动销和开瓶的拉动作用已大不如前,反而在“盗扫”、厂家返利政策调整等状况下,进一步打乱了白酒的价格体系;而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增长的费用投入和逐渐减少的边际效益,酒企对反向红包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分化。

  自2023年在“一路向C”背景之下全面普及,酒企纷纷砸入真金白银,以反向红包刺激动销和开瓶率。彼时,反向红包作为数字化变革的产物,是酒企去库存、提升费用使用效率的利器。到如今短短一年时间,反向红包为何不“香”了?

  其实,这一年时间里,反向红包在执行层面一直伴随着争议与分化的声音。去年10月,酒业家在《扫码红包“药效”评价分化,“高中奖率、高金额”白酒产品遭渠道反噬?》一文中曾提到,经调研发现,部分酒企简单粗暴的提升反向红包的中奖率和红包金额,最终致使市场演变成恶性竞争,部分“红包率”高的产品因盗扫价格已经崩盘。

  如今,因去库存而生的反向红包仍在持续,但在动销缓慢、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之下,终端和消费者对于反向红包的刺激不断脱敏,红包政策最终演变成了拳拳到肉的价格战。

  “现在终端已经内卷到将反向红包的概率都算进去,比如一款酒的开瓶率是50%,那么终端就根据返利政策算出底价再进行售卖,实际开瓶率并不高。”扬州某烟酒行李玉(化名)如是说。

  无独有偶,山东酒商孙齐(化名)也向酒业家表示,“现在某四川名酒进价2400元/箱,但有一些终端2100就敢卖,实际就是在赌红包的金额。反向红包拉动动销的作用在减弱,同时也将白酒的市场价打了下来。”

  广东一位酒商则提到,“反向红包刚在市场出现时,对于消费端的开瓶确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其他白酒品牌的跟进,这一促进作用也在逐步降低,现在对于我们终端来说,就是谁反向红包力度大推谁,我们只推对我们有利的产品。”

  这也导致酒企在反向红包的投入上陷入“囚徒”困境。一方面,要想促进动销就必须加大力度;另一方面,红包政策同质化严重,边际效益在不断递减。酒业家发现,如今酒企对反向红包的态度正发生明显分化。

  某区域白酒上市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反向红包投放将成为一个常规性的促销动作。而近期其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上提出,随着红包扫码兑奖基数不断增长,企业后期会关注到其边际效益而做一些调整,但仍会维持一定的比例。

  在这一态度变化下,有代理上述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告诉酒业家,“现在到处都是扫码红包,终端和消费者都麻木了,目前我们代理的产品红包投入都有减少,尤其是再来一瓶减少了很多。”

  有酒企开始有意识地做出调整,如取消再来一瓶的激励以及降低反向红包中奖概率和金额;但也有部分酒企则继续在反向红包上保持高投入,促使终端积极动销。

  同样是上市公司,另一酒企近日在股东大会上就表示,2024年是旗下产品在招商突破之后的关键动销之年,公司将加强BC联动,以红包持续刺激终端和消费端积极动销。

  据成都一烟酒连锁负责人徐明(化名)透露,其代理的该公司部分产品红包表现都还不错,“厂家不仅没有减少红包投入,甚至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增投。”

  “现在红包政策变化很大,我们推得最多的还是红包政策比较大的,有的甚至每瓶可得到40元返利。”徐明告诉酒业家。

  在酒业家调研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渠道利润在反向红包的普及之下正面临重新分配。不少终端商向酒业家反馈,反向红包的出现替代了原有酒企给到渠道的自主费用,现在金额和投入力度降低等于变相减少了渠道利润。但也有部分终端商表示,厂家红包政策虽变化很大,综合来看,反向红包带来的整体利润增量仍能达到3%-10%。

  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反向红包边际效益的降低和酒企态度的分化,其背后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比如,不止一位酒商向酒业家提到,中高端白酒的反向红包扫码率很低。其原因在于,中高端白酒的饮用场景一般为商务宴请,这种场合之下基于面子很少有人扫码,使得返利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终端和渠道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防止窜货,不少酒企还将异地开瓶率作为返利的重要指标。“我代理的一款白酒异地开瓶率只要超过20%就没有返利,但问题是一到过节,很多人买了酒就带出去喝,这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安徽经销商张刚无奈的表示。

  相似的情况,徐明也遇到过不少,“我代理的一款名酒,只要异地扫码基本上返利都只有1元。”

  消费端和渠道端没有得利,反向红包对于产品的促销作用自然就降低,而产品动销降低又会进一步影响渠道和终端的返利,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降低了终端和消费端对于反向红包的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厂商矛盾。

  比如针对酒厂异地开瓶返利政策以及渠道费用调整,经销商群体就颇有微词。

  孙齐告诉酒业家,“现在取消返利的异地开瓶率一般在20%以上,轻者减少返利,重则取消返利并扣罚,更有甚者会取消经销权,现在人们的生活半径大大增加,异地开瓶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如何制定政策确实值得商榷。”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反向红包推出以后,酒企逐渐减少甚至取消了原有的渠道费用,导致渠道对此意见很大。此外还有酒商透露,有酒企通过红包等手段获取客户信息,也引起了不少渠道商的反感,有业内专家对此表示:“C端工作是需要大量人去维护,并不是通过互联网冰冷的获得客户信息即可。客户关系和信任才是成交的关键。”

  酒业家关注到,在反向红包效益降低、返利达不到预期的背景下,部分经销商选择暂时“躺平”。“现在很多终端对红包的这种形式已经无所谓了,特别是对于部分中高端白酒。”李玉如是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2023年红包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动销,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端库存较高、需求端宴席市场为主导对价格敏感。进入2024年,行业主要问题变成了渠道和终端不赚钱,返利政策导致的价格下行使得经销商和终端赚钱预期降低。

  那么,到如今,反向红包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其价值又该如何体现?

  “反向红包是否有价值其核心在于终端是否得到返利,而决定其中的关键则是动销率”,和合共识组织赋能咨询机构创始人张晓丽认为,未来反向红包会趋于理性,而最终能够在其中胜出的酒企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在反向红包的基础上,继续想办法促进动销,二是借助反向红包将资源和费用向核心终端倾斜,以加强与核心终端的黏性。

  杭州酒商刘一(化名)表示,“反向红包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真正买酒用于宴请和送礼的人无法扫码拿到,二是宴席中有个别终端会自行扫掉。”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向红包的效果。

  但反向红包的作用仍被大多数人认可。“反向红包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数字化智能营销”,谏策咨询联合创始人韩磊表示,“这套关联动销机制可以控制窜货、砸价等长期以来传统营销的弊端,为渠道分级管理、产品价格管控和消费者沟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谁也不敢贸然停掉反向红包。”韩磊直言,白酒早已进入饱和挤压式竞争阶段,如果竞品都在做而你不做,就有可能面临下滑。

  也因此,在张晓丽看来,未来反向红包仍会继续发展,跟风的酒企将会洗牌出局,而真正立足市场需求,以实际效果作为出发点去设计红包返利机制的酒企会跳出内卷,获得长足的发展。

总共: 1页   
作者: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