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
2019年08月05日10:16 来源:
宋彪,男,1998年11月出生,共青团员,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生。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宋彪以本届大赛所有项目最高分捧回被称为“金牌中的金牌”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实现了我国选手参赛以来历史性重大突破。
他在阿布扎比,赛出了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比赛前熟悉场地的那天下午,最让宋彪期待的就是赛题(按规则,赛题只在比赛时公布,这种“盲题”模式大大增加了比赛难度)。随着全场倒计时的呐喊声,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样机终于展现在大家眼前。此时宋彪的心情平复下来,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宋彪席地而坐,认真研究着样机的每个细节。根据赛程安排,前三天的比赛任务是焊接、机械加工、电气预防性维护和脚踏式水净化器的制作,这三天宋彪发挥正常。比赛进行到第四天,一切按照既定赛程进行着。就在宋彪全身心参赛时,首席专家忽然对宋彪说,前一天计时出了点问题,中国选手第三天的比赛少计了半小时。听到这消息,宋彪懵了:“我的计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又没证据反驳,只能听从首席专家的指令。”就这样,宋彪的计划被打乱了,在其他选手都开始比赛时,他只能待在选手休息室里。宋彪知道着急不是办法,便暗暗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要重新制订计划,必须按时完成任务。调整完计划后,宋彪快速将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在大脑中过了一遍,紧张的心情平静了很多。他用最后一点等待的时间,放松肌肉,准备奔赴“战场”。最终,宋彪顺利地完成了比赛。闭幕式上,在等待成绩的时候,宋彪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然而让宋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辛苦的付出终于获得丰硕的成果,他不仅获得了一枚金牌,而且一举夺得全场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他终于身披五星红旗登上了领奖台!
道路千万条,年少逐梦第一条。宋彪回首来时路,拼搏过程历历在目。他记得,中考成绩出来后成绩不理想,父亲并没有责备他,只是跟他聊自己年轻时经历的挫折和对人生的感悟。“其实我知道父亲只是想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什么叫作责任,”宋彪说,“与父亲的谈话让我重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后来,家人决定让宋彪到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一门技术。宋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努力走好。可是,由于基础知识太差,虽然宋彪也很努力,但老师讲的专业知识他还是很难听懂。于是,宋彪就利用课余时间请教专业课老师,把课堂听不懂的专业知识一一搞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宋彪的成绩明显提高,但他并不知足,还是像第一学期那样,努力学习,不懂的问题经常请教老师。不久,学校里举办第一届技能节活动,专业课老师向学校提议,让宋彪去试一试,但当时距离比赛只有半个月了。虽然压力很大,但他没有放弃,每天比别人多练习两个小时,星期天也不休息。2016年6月,宋彪代表学校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当时,正值暑假,宋彪放弃假期休息,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车间里苦练。最后,宋彪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选拔赛的机会。在全国选拔赛中,宋彪获得了第三名,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但宋彪对自己获得的名次并不满意。宋彪的目标是第一。回到学校后,宋彪开始反思自己的差距,发现问题出在图纸阅读和装配调试等基本功上,而且自己的心理素质也亟待增强。在此后的训练中,宋彪努力苦练基本功,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青春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后,宋彪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集训目标:高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高于世界技能大赛检测标准、高于世界技能大赛体能强度、严于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规则,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全力争夺世界技能大赛奖牌。更高的目标与更高的期待,激发起宋彪高昂的训练热情,宋彪全身心地投入备战,开展了针对性训练、障碍性训练、国际交流训练、心理及体能训练等,对世界技能大赛理念、标准、规则有了更深的认识,技能水平、心理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历时3个月的备战冲刺,宋彪做好了充分准备,树立了必胜的信心。鏖战阿布扎比,宋彪力求每件产品都做到精准、完美。4天的比赛结束,宋彪拿到了金牌,冲向了技能之巅。宋彪说:“我一直记着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青春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
2017年11月21日,听完载誉归来的宋彪汇报后,李克强总理说:“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 2018年1月,江苏省政府为他记个人一等功、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江苏省人社厅认定宋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成为江苏最年轻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获得者。2019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宋彪的故事》也被人社部遴选为全国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