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眼睛”“耳朵” 宿迁市安全生产走向智能化
2020年01月13日09:04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近年来,宿迁市通过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企业在增加效益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人员伤害风险及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概率。
在位于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的新亚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控制室,一名工人正通过自动化控制仪表在线检测企业生产数据,而在之前,这些数据需要大量工人到一线去收集管理。
宿迁新亚科技技术负责人崔德文:“如果过程超出安全操作范围、能自动地产生一系列预先定义的动作,使工艺装置处于安全状态,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或者减轻其后果。”
仅去年,公司就投资1230万元,对包括人员定位、火灾报警、电力设备监控、有毒有害气体报警、现场视频监控等在内的七套安全仪表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宿迁新亚科技总经理万建龙:“通过自动化改造,我们生产车间实现了现场无人化操作,操作人员集中控制,在远程操作,现场只需定期行为检查,为我们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宿迁新亚科技工人石余辉:“公司的操作间平台随时随地能看到我在什么位置,自己工作起来非常踏实,非常放心。”
与新亚科技一墙之隔的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去年在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改造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一个全新的安全数据信息化平台,增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协调能力。
宿迁科思化学应急监控中心副主任张亮:“全程监测生产系统的一些工艺参数,包括我们的消防环保各类参数,如果我们发现参数有偏差,会通知现场人员,他们及时处理。”
宿迁科思化学安全总监李卫明:“一个是工艺参数的获取,再一个就是我们全厂区的各个角落的视频监控,以及一旦发生事件以后的应急处置指挥,都在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实现。”
以自动化控制设备代替人工,好比是给生产线装上了眼睛和耳朵,能够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排除,同时减少大量操作工人聚集带来的潜在人员伤害。目前,全市32家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艺的企业,均按要求开展了自动化改造,将风险控制的重点转移到源头前端,有效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