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康|“幸福宿迁 圆梦小康”民政局长如是说

2020年10月30日10:16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听·见小康|“幸福宿迁 圆梦小康”

民政局长如是说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宿迁大地关于“小康”的幸福答卷,

书写得怎么样?

10月30日上午,

“幸福宿迁 圆梦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迎来部门专场,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负责同志走进发布会大厅,发布我市各领域在小康建设思路举措和成绩。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市民政局局长倪成城,

为大家讲述民政领域那些

关于“小康”的故事。

  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局,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脱贫攻坚贡献民政力量。

  精准施策

  把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

  低保家庭、农村“五保”、孤儿等困难群体,既是兜底保障对象,也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如何保障他们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重点抓实抓细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

  一是提高保障标准。

  今年以来,我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24%、56%,目前全市共纳入保障15.65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发放低保金6.67亿元。

  二是拓展保障范围。

  今年以来,将0.98万名重病对象、1.14万名重残对象纳入“单人保”范畴,共向6.4万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保障21356.4万元,向3.8万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758万元。

  三是规范临时救助。

  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先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事后视具体情况纳入分类保障。今年以来,全市共向19178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支出救助金1465.91万元。

  四是提升救助精准度。

  创新建立智慧救助管理平台,开发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同时,深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和政策宣传解读、线上线下公示,把低保“晒在阳光下”。

  多元供给

  把养老服务做得更优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

  先后围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有效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是改革创新成效明显。

  以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抓手,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68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3个、虚拟养老院5个、老年人助餐点249个,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6个。

  三是加快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

  开展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集中攻坚行动,已取得消防手续97家,依法关停29家,老人已全部妥善安置到位。深化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体制机制改革,全市100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营20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0.2张。

  着眼未来

  把儿童福利体系建得更牢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全力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困境儿童保障资金2285万元,其中孤儿839人,支出保障资金1252万元;父母监护缺失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儿童和重病重残儿童6695人,支出保障资金1033万元。

  二是打造关爱保护阵地,有序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示范性儿童“关爱之家”124家。

  三是强化关爱保护,常态化开展“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等公益创投项目,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提质增效

  把社区治理基础夯得更实

  基层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强化社区阵地建设。

  指导和推动各地采取新建、改建、配建、置换等方式,按照“1+N”模式和不低于600平方米的标准,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社区建设资金2亿余元,实施了13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开展公益活动。

  深入城乡社区开展为老为小、扶贫济困、文明倡导等公益服务项目,累计实施107个项目,每个项目支持2.5—5万元不等,直接服务农村群众3000余人。

  三是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

  目前全市875个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建成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推广工作,切实规范村居干部权力运行。

  四是指导社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疫情期间,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受到冲击,我们指导全市1445个城乡社区强化社区网格化防控体系,做好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各项工作。

  现场还设有“提问环节”,与会人员相关话题回答记者提问。宿迁手机台推出《问·答|“解码”民政》系列,市民政局局长倪成城带着让我们一起“解密”民政部门“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问:最近很多部门都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对相关证明材料的提供进行了简化,那么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领域是否也进行了相关改革?

  答:在过去,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特困等救助政策时,确实需要提交很多的证明材料以了解申请人家庭的相关情况,如户口、婚姻状况、残疾、收入证明等。近年来,随着现代民政建设不断发展,社会救助领域也引入了信息化手段,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从相关部门获取基础信息,如户籍、婚姻登记、残疾证等,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在线上即可实现申请人家庭收入、财产、刚性支出等内容的全面比对。因此,我市范围内的困难群众仅需提供身份证、签订核对授权委托书、填写申请表即可申请救助。

  问: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家庭 ,比如家庭成员突然发生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灾害事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申请低保的话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请问民政部门有没有什么比较快捷的手段能及时解决这部分家庭的燃眉之急呢?

  答:我们民政部门有一项救助叫“临时救助”,就是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近年来,我们逐步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一方面,全面推行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在所有乡镇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救助时限最快缩短至3-5天;另一方面,加强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的衔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先给予临时救助,再根据致困原因“转诊”至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生活持续困难的,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进行兜底保障,形成衔接有效的“急诊救助”链,让救助效率和温度都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张乃川 席磊 丁国灿

融媒体编辑:徐静宜

审核:杨剑

总共: 1页   
作者:张乃川 席磊 丁国灿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