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我》
2021年08月20日15:12 来源:新华日报
当人类文明面临巨大灾难时,中国无数仁人义士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生动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的国家英雄”的钱秀玲,就是其中的典范。二战期间,她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以仁爱谦逊、独立坚韧的品质,秉持“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的信念,完成了让后世惊叹的英雄壮举。
“中国好书”得主、著名作家徐风,历时十六年追寻,实地采访获取翔实资料,凝结成书,以新书《忘记我》回溯一个时代的波谲云诡和一位中国女性的传奇人生。日前,《忘记我》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帮助1100多名犹太人逃过被屠杀的劫数。同样在二战中,一位旅居比利时的中国女性钱秀玲,也曾有过类似的义举。她出身宜兴望族,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获物理、化学双博士学位后隐居偏远小村埃尔伯蒙行医救人。1940年5月,德军占领比利时,参加抵抗活动的青年罗杰被捕,旋即被宣判绞刑,钱秀玲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堂兄钱卓伦的这位挚友,现任德军驻比利时军政总督。她立刻给钱卓伦发了一封电报,同时拿着堂兄给的照片踏上了拯救之路,星夜兼程,请法肯豪森刀下留人。需要说明的是,德国军官法肯豪森也是位反战人士,当他接到钱卓伦的电报,见到钱秀玲,了解事实真相之后,顶住压力救下了罗杰……自此开始,钱秀玲在二战期间前后营救了一百多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战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一条以“钱秀玲女士之路”命名的道路保存至今。
江南女子钱秀玲、爱国将领钱卓伦、德国军官法肯豪森,三个远隔重洋、身份迥异的个体,他们之间偶然的联袂出手,成就了让世界惊叹的英雄壮举。作者徐风说:“在写作过程中,我更关注人性的光亮,无论战争多么残酷,都无法扼杀人性,相反,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更清晰地观照人性。人性是可以超越国界、种族、信仰的。无论是钱秀玲的拯救,还是法肯豪森的相助,都超越了国际边界,是正义、良知、慈悲的相遇碰撞开出的美丽花朵。”
2002年,以钱秀玲为原型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风靡全国,电视剧原著作者张雅文到宜兴拜访钱家旧址,徐风时任宜兴电视台副台长,经她介绍关注到钱秀玲这个人物。后来通过钱秀玲在宜兴的亲人,徐风与远在比利时的老人(时年90岁)通了一个越洋电话。“我与她约定,去比利时看望她,后来我爽约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持续关注着钱秀玲这个名字,完了一个未了的心愿,用了整整十六年。”
徐风对钱秀玲的认识是在实地采访和写作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她的人格力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来的,东方文化的浸润养成了她正直、勇敢、勤奋、坚韧、善良、慈悲、开阔的胸襟,她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因此具有中西合璧、内外皆修的风度。区别于过去文学画廊当中那些忍辱负重或者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既是温柔的,又是刚烈的,既是娇小的,又是伟岸的。”
宜兴是钱秀玲的出生地,也是徐风的故乡。在日前举办的“凝眸钱秀玲——徐风《忘记我》新书首发式”上,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学者重温钱秀玲的感人事迹,并就《忘记我》一书的艺术价值,作者徐风的实地寻访、文学创作,及国际人道主义的传承与发扬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兴国认为,徐风的非虚构作品体现了作家的能力,需要非常用心、用功去写作,才能出好的成果。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表示,“这本书如果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去讨论它,我觉得太轻了。我宁愿把它看成是一本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这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认为,钱秀玲是比利时的国家英雄,她同时是中国的国家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与辛德勒、何凤山不同的是,钱秀玲的营救是双向的,她从德国纳粹的枪口下救助百姓,等到战争结束又从盟军的法庭上解救德国将军,那一百个被她解救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在法庭上。“在这一刻,人世间的情谊放射出奇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