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
2021年10月12日10:32 来源: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并非只有“源头创新”和“设计创新”才是亮闪闪的创新。制造不是低端环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创新——灰度创新,是价值链结合部的创新,是融合带来的创新。中国有着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这些土壤和其中交错复杂的供应链根系,是中国制造的跃迁之路。
当今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制造业,连过去认为制造业低端的美日欧都加入了抢夺“制造工厂”的大军。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欧盟的再工业化、东南亚地区的万人工厂、无人工厂。制造工厂多年来被埋没的价值开始重新得到重视。
《灰度创新》这本书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和创造出的巨大市场价值。
制造工厂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经常被忽略。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设计研发或者源头创新。工厂只是被看作“将产品制造出来”的一个中间环节,缺乏创新的魅力。实际上,一个工厂在进行外部连接,与不同的组织打交道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化学反应,不动声色地进行价值积累。书中提到的 “灰度创新”,便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浩瀚的工业史见证了大量的创新发生在生产过程以外的体系中,并推动了工业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这其中,有一种创新是由制造工厂与上游、下游企业联合完成的。这种围绕着制造业结合部而产生的创新,可以称之为“灰度创新”。
它意味着,一个制造企业需要通过知识交换,不断地与它的外部组织相互结合,最终发展成为创新共同体。这是一个关于产业链联合创新的理论,它探讨了制造企业如何对外进行联合创新,它不是发生在企业内部,而是发生在企业之间、组织之间,甚至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相互协同与组合。
书中举了一个案例来说明“灰度创新”的重要性。德国VENSYS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世界上研制大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的先驱之一,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直驱永磁技术,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制造和市场开拓能力,新技术并没有太多的“实验田”,在竞争激烈的欧洲风电市场中,体量弱小的VENSYS一直艰难地为生存而打拼。直到2003年,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金风公司的介入才改变了这种局面。德国的创新技术和中国的制造能力产生了积极融合的效果,双方都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VENSYS相比,金风在制造上具有成本优势,VENSYS则在研发上具有技术优势。这是一个典型的灰度创新的成功案例。对于VENSYS的设计而言,只有金风,只有在中国,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而且成本适宜的零部件,并且进行改良,将结果回馈给VENSYS。这样,就使VENSYS的设计优势与金风对于制造和工艺把握的优势相结合。产业化的优势使金风成为VENSYS强大的后盾。
这种创新未必拥有明晰的产权、专利,可能只是一个事关实践的集体操作、一个为当地用户特色需求而调整的产品功能,但它们却能启动广阔的市场,让创新在实践中迸发新的价值。
书中指出,由于一开始的合作伴随很多不确定性,知识成果无法完全确认。许多知识产权、操作机制并不完全清晰,无法用白纸黑字的文本确定清楚。过于严谨的商业条款规定,往往会限制双方联合创新的意愿。例如,小米与飞利浦在讨论合作生产智能灯泡的时候,飞利浦准备了几十页的合同文本,过于清晰的权责约定,一度使得谈判中断。最后双方意识到只有在“灰度”条件下,才能真正存异求同。这个文本最终被简化成了两页,二者合作顺利地打开了欧洲的照明市场。
创新经常被误解为只有源头上的技术突破才是真正的创新。这源于国内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误读。国内常常把熊彼特创新理论归结为颠覆性,这使人觉得创新的门槛非常高,好像只有颠覆性才是创新。因此,许多中国的企业都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创新。这种想法,极大地抹杀了一个企业在推动创新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对于制造创新,需要有一个更长的价值链周期,才能识别其中的价值。并非只有“源头创新”“设计创新”等才是亮闪闪的创新;中国制造在工厂现场,通过与源头创新进行工程化结合,同样取得了闪亮的创新成就。
例如,新疆金风、苏州博众等优秀的制造企业通过在制造端产生的巨大创新,延展了源头创新的市场价值,实现了基础原理与市场应用的完美结合。这是对中国制造创新链条完善的一种探索,经过重塑甚至再造知识结晶的过程,从而为创新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许多初创企业尽管有着良好的源头创新,但由于制造环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还没有来得及积累足够用户的时候,就可能已经夭折在创业途中。中国制造广泛而多样化的土壤则提供了孵化创新技术的大量可能。
灰度创新的理论表明:制造现场中大量创新的价值,质量上并不比“源头创新”要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所投入的人力与财力资源可能是源头创新的数倍甚至上百倍。
灰度创新当然并不是只发生在中国。每个国家的制造业中,都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案例。只是,在全球化专业分工愈发明显的当下,中国制造业贡献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产能,这使得中国制造与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内部结合部之间所形成的灰度创新尤其亮眼。
本书基于作者十余年对世界制造业的观察和研究,集结100家一线直采企业案例,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帮助企业去理解,应该如何与上游、下游建立广泛的连接关系。
本书第一章给出了灰度创新的定义,制造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本来就是创新的一部分。当制造处于孤立一环的时候,那就是它最为弱小的时刻。第二章和第三章,快速回顾了不同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以片段式场景勾勒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那些创新动力。这些努力,连同第四章所描述的产业生态,一起构成了对制造链条上各攸关方的决定性推进力量。
第五章到第七章,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帮助制造企业去理解,应该如何与上游、下游建立广泛的连接关系。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是灰度创新的伙伴,也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为企业灰度创新提供创意。学会与供应商和用户进行选择性的连接,是一个企业家战略视角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在第八章到第十章中,为企业家进一步落实灰度创新提供了一些实战操作中有用的法则。灰度创新的基本法则和创新失灵的机制,从正反两个角度给企业家带来更多的启发。而知识产权的流动,在灰度创新的活动中是广泛存在和渐进式发展的。
当前正处在全球化分工出现局部挫折的形势下,许多制造方式和供应链都在重新组合,都是新事物,而灰度创新的各要素也需要恰如其分地连接。拆除企业间的边界,走向无边界制造,探索更多的创新机制,这是一个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