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让文化自信浸润人心
2020年04月23日17:22 来源:盐阜大众报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好载体。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细细品读,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更加坚定。
诵读经典要读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四书五经之一,孟子在阅读时仍能保持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态度。我们阅读古代经典书籍的时候亦应如此,如二十四孝中的“刻木事亲”,此类违背现实常理的封建孝道文化,阅读时就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并加以创新,传统文化的活力才能健康地迸发出来。
诵读经典要读透。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经典著作之所谓经典,是因为内容精深,常读常新。在阅读经典书籍时,我们应放下浮躁的心绪,全面、细致、深入地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避免断章取义、片面理解。要博览群书,更要读深读透每篇文章,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典文学知识体系,胸中有文章,引经据典方可信手拈来。
诵读经典要读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读死书”的人,眼中只有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死读书”的人,思想被禁锢在小小的纸页中,缺乏转换思维。读书不是目的,读书的意义在于学会做事的本领和技巧,懂得做人的准则和要领。阅读经典作品,要注意活学活用,注意把握思想精髓,注意变通外在形式,只有用思想、情感去感知、去理解、去思考,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生发光辉,方可享受读书之乐。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文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文化自信的种子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浇灌,透过诵读经典作品,我们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开拓文化自信视野,挖掘文化自信内涵、提升全民文化认知,再造伟大复兴,就在不远的将来。(邵彬)